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龙开口水电站溢流坝段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仿真混凝土材料研究了龙开口水电站溢流坝段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动力破坏特征,并通过对6个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溢流坝段的动力破坏机理。试验中考虑了坝体-库水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横河向地震动对大坝破坏的影响,采用规范谱波和场地谱波两种地震动激励进行模型超载破坏分析。试验结果为工程设计和评价溢流坝段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某改扩建高中食堂三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二层楼盖进行了结构动力特性检测,并依据《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 50868-2013)的竖向振动计权加速度级限值要求,对该层楼盖的振动舒适度进行了评估;然后,以楼盖结构动力特性的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在MIDAS/Gen上建立了反映结构实际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模型;最后,依据二层楼盖人群荷载流动情况,设置了考虑荷载模型、步频、人群数、行走路径等因素的21种荷载工况,以楼盖竖向峰值加速度和均方根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并根据ISO2631-2(1989)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相关规定,详细分析了各工况下楼盖振动干扰程度和影响范围.分析结果表明,与沿楼盖短轴方向相比,沿长轴方向行走引起的振动峰值加速度和均方根加速度更大,而人员跑动激励比行走激励更容易引发楼益振动舒适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考虑控制延时影响的AMD-偏心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主动控制问题,建立了AMD-偏心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连续运动状态方程,并将其离散化成标准离散状态方程形式;讨论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准滑动模态的定义,切换平面的选择及离散趋近率的构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结构的两个正交方向及扭转方向的地震位移反应,而且在控制延时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系统的减震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BP网络模型的改进方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BP网络模型、BP算法、BP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BP算法三个主要问题(隐层数及隐层节点个数的难以确定、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动量法、遗传算法、混沌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一实际砌体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结构检测及可靠性评估,该目标砌体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不能满足抗震鉴定要求,需采取适当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本文以结构层间位移角为具体性能指标,以隔震技术为具体加固方法,通过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用结构加固前后的楼层加速度、楼层剪力、地震输入能量分配等指标评价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加固措施能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达到具体的抗震设防目标。此分析方法为我国大量高龄服役、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而短期内又继续存在的旧有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加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面向海洋平台结构的地震设防水准和性能目标,并阐述了平台结构失效模式及量化判别依据。针对胜利油田CB32A导管架平台的特点,在端帽与平台甲板之间设置阻尼隔震层,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平台,对该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的阻尼隔震体系在设计地震及罕遇地震两种作用下的实际抗震性能水平进行分析,并对目标性能达标情况进行评估和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隔震技术是海洋平台一种有效的减振控制手段,该平台能够满足结构的性能目标;对其进行截面优化设计也能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钢材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高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配筋效果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配筋试验的基本思路,选择了合适的模型试验材料,给出了模型试验设计比尺、观测点位置及振动台地震波输入范围,做了有无配筋情况下的混凝土构件试验及钢筋混凝土的动、静弹性模量试验.利用加固后坝体不同的仿真混凝土弹模比做了挡水坝段模型的起裂加速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满库情况下挡水坝段的起裂位置有所不同,不同配筋率的抗震钢筋对坝体起裂加速度的影响较小,抗震钢筋的存在对抑制初始裂缝的产生并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含纤维增强聚合物(FRP)约束环的钢筋搭接连接技术的钢筋锚固试验研究,共设计制作78组含FRP约束的钢筋搭接连接构件,主要进行钢筋搭接的静力拉伸试验研究。试验主要考虑钢筋搭接长度、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FRP约束环内径与壁厚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在2l_l/3,l_l/2,l_l/3搭接长度情况下,搭接性能均能够得到保证;FRP约束环既能与内部灌浆料很好地粘结,又能与外围混凝土协同工作,同时也间接证明含FRP约束环的钢筋搭接连接技术是一种连接性能可靠、施工操作简便、经济效益突出,且适合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9.
多点输入下悬跨海底管道非线性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悬跨海底管道多点输入非线性分析模型,讨论非线性因素对悬跨海底管道多点输入响应的影响,生成了具备局部场地收敛性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时程.利用Morison方程得到悬跨海底管道所受的动水作用力,并进一步推导考虑动水作用力的悬跨海底管道多点输入动力方程.研究采用不同管道材料模型时,管道的多点输入响应随跨长和地震动强度的变化.分析几何非线性对管道多点输入响应的影响.讨论采用不同土体模型时管道多点输入响应的异同.结果表明,针对大跨度管道和强震作用的情况,应采用非线性管材模型用以反映管道的塑性变形情况;几何非线性特性对大跨度管道的多点输入响应影响显著,在进行大跨度管道的地震响应分析中必须加以考虑;考虑土体的塑性滑移后,管道的地震响应有所降低,在管道屈服后,土体特性对管道响应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