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照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及设计思想介绍微机机房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杨春辉  颜乐 《中国化工贸易》2013,(10):370-370,114
因目前国内长输管道及施工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家重点工程业务的日益增多,国家各部委对国家重点工程愈来愈关注,长输管道工程用地手续的办理及审批亦愈来愈严格。针对国家三令五申的对建设项目用地的严格控制,对办理临时用地、三穿”的手续,总结了一套针对中缅管道有效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疆阿克苏河流域1960-2011年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利用Z指数进行干湿情况分析,划分了干湿等级。运用MK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摊熵和Morlet小波分别对不同时间尺度(年、季、月)干湿趋势变化以及流域的干湿周期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存在由干到湿的转变过程;月尺度上,各站Z指数总体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季尺度上,秋季Z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U值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年尺度上,各站Z指数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阿克苏河流域存在14年左右的年代干湿周期和5年左右的年际干湿周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钦江流域近年来的干旱及水资源短缺问题,以钦江流域1970~2007年的降水资料为基础,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Z指数、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等指标分析了流域干旱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利用ArcGIS中的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钦江流域发生干旱的时期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和2006年以后,干旱强度多为中度,达到重度干旱强度的只有1989年,钦江流域中部地区是干旱的频发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25个气象站1960~2011年的逐年降水资料,利用Z指数及相应的区域旱涝指标、M-K秩次相关法、R/S法、克里格插值法对该流域的降水量特征、干旱特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表明,流域由北向南多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小,年降水量变差系数逐渐增大;20世纪90年代前流域多以干旱为主,90年代后则多为偏雨,流域25个气象站中24个站的Z指数值存在上升趋势,并有11个站通过了90%置信度的M-K显著性检验,22个站点的Hurst值表明未来Z指数仍保持上升的趋势;流域有由干旱向湿润转化的趋势,转化趋势以源流区阿克苏河及中下游区域的站点最为明显;各年代Z指数值的空间分布状况有所不同,90年代的规律性最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