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革防水性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不同测试原理、不同测试内容、繁简程度不一的、有代表性的几种皮革防水性的测试方法,比较了各种测试方法所得的吸水率、表面张力、表面拒水性、透水时间等的测定结果的稳定性、重现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精制蓝狐油的凝固点,碘值,皂化值等理化性质指标,通过TLC、GC等方法确定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并对蓝狐油通过硫酸化改性毛作加脂剂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由银狐与蓝狐(北极狐)杂交繁育的蓝霜狐(在俄罗斯、芬兰、丹麦等国又称为银蓝孤)在黑龙江省绥化市鸿欣特种动物养殖加工集团公司培育成功。这种新的珍贵裘皮品种,兼有银狐毛皮耐磨性好和蓝狐毛皮保暖性强的优点,绒毛细密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对有机酸蒙囿铝鞣液的性质以及铝-京尼平(genipin)结合鞣制皮粉的试验基础上,进行了Al-genipin结合鞣生产牛鞋面革的小试—用柠檬酸蒙囿的硫酸铝预鞣,再用genipin复鞣,同时将革染成蓝黑色。结果表明:当Al2(SO4)3·18H2O的用量为软化皮坯的40%(折合Al2O3为6%),genipin的用量为削匀白湿皮的6%时,结合鞣革的收缩温度(Ts)可达到92℃,DSC分析的onset温度为89℃;其柔韧性、手感、粒面平细度等综合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加脂后革的耐水洗性能,都优于铝-戊二醛结合鞣、荆树皮栲胶-铝结合鞣的革。  相似文献   
5.
6.
烷基磷酸酯的组份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电位滴定法测定烷基磷酸酯的组成结构时,能准确地确定第三等当点AgnO3溶液的适宜加入量薄层扫描法测定时,以水浸泡的简单办法进行显色。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表征皮革防水性的方法及其存在的局限性、临界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同时着重介绍了三种测量皮革临界表面张力的方法——经典的作图法、数学处理方法、沉浮法以及皮革临界表面张力与其防水性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临界表面张力来表征皮革防水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转谷氨酰胺酶(mTG)改性明胶可食性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转谷氨酰胺酶(mTG)改性明胶为基料、丙三醇为增塑剂制备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研究了mTG、丙三醇的添加量以及膜的成型方法对产品的抗张强度、最大伸长率、韧性、水溶性、吸水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微球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自制的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固定化复合酶,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酶固定化效果的因素及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并采用HPLC对其应用于催化京尼平苷制备京尼平的效果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约为2 mm,表面呈多孔结构。酶固定化最优化条件为:吸附时间4 h,交联时间1 h,交联剂质量分数0.2%。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0℃,游离酶最适温度55℃,且固定化酶温度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固定化酶与游离态酶的最适pH5.0,且固定化酶pH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固定化酶在使用8次以后剩余酶活力仍在50%以上;固定化酶湿态储存适合短期内使用和储存,干态储存适合长期储存。采用此固定化方法制得的固定化酶催化京尼平苷水解制备京尼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京尼平与皮胶原的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克毅 《中国皮革》2007,36(5):9-12
以从栀子属植物的果实中提取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京尼平为代表,研究其与皮胶原的反应性。采用UV、TLC等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探讨了京尼平与皮胶原的反应机理。用DSC法分析了京尼平的鞣制效果,并对最佳鞣制条件(京尼平的用量、鞣制时间、鞣液温度及pH值等)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用干皮粉质量5%的京尼平,在pH=7·5左右鞣制24h后,其DSC曲线的Tp可达到85℃,同时皮粉被染成深蓝色。因此我们认为,京尼平可以作为皮革工业的一种潜在的、可再生的、清洁高效的鞣剂和染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