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胀果甘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用环磷酰胺(CTX)饲喂小鼠制造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给模型小鼠分别饲喂低、中、高剂量多糖溶液,连续7 d,饲喂多糖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80、160、320 mg/kg。通过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血素等实验,对胀果甘草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研究。3项免疫指标均显示,胀果甘草多糖对小鼠的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有正向调节作用,且有剂量效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抗真菌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茄碱和查茄碱、其酸水解产物β1-查茄碱、β2-查茄碱、γ-查茄碱和β2-茄碱及其硫酸化产物6-O-硫酸查茄碱和6-O-双硫酸茄碱的抗真菌活性,分析了糖链组成和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糖链的单糖组成、连接方式、连接顺序和单糖数目等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天山茶藨茎5种黄酮苷元(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芹菜素)的酸水解提取工艺,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文利用UPLC-MS/MS法测定天山茶藨茎5种黄酮苷元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天山茶藨茎黄酮苷元酸水解提取工艺。利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测定天山茶藨茎提取物及5种黄酮苷元的抗氧化活性,并测定了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5种黄酮苷元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在0.8~1.6、2.9~5.4 μg/L,在3.2~207.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62),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4.4%)。确定最佳酸水解提取工艺为:90%甲醇溶液(含5%盐酸)、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00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苷元提取率为4.06 mg/g,RSD<5%,表明正交试验优化的提取条件稳定可行。天山茶藨茎提取物及5种黄酮苷元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其中甲醇盐酸提取物与5种黄酮苷元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53.84±2.41 mg/L),槲皮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好(IC50:(2.94±0.18) mg/L),木犀草素、山奈酚对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5.34±0.10)、(5.55±0.17) mg/L),它们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阳性对照VC。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方法灵敏、精确、高效,可以对天山茶藨茎5种黄酮苷元化合物同时进行定量分析。优化的酸水解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天山茶藨茎黄酮苷元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茎和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的方法测定了黑果悬钩子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优化的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7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90(g/mL)。通过比较AB-8等14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茎、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AB-8大孔树脂是理想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AB-8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0.32 mg/mL、上样体积80 mL,吸附饱和平衡后,以40 mL 60%乙醇溶液1.5 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叶和茎总黄酮含量为纯化前的1.4 倍和2.4 倍,叶和茎的的ABTS+·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 2.5 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2.6 倍。这些结果表明:黑果悬钩子叶和茎均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