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猪后腿为原料,在控温、控湿条件下发酵火腿。研究控温控湿技术对发酵火腿水分、pH、颜色、灰分、食盐、总蛋白质等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控温控湿发酵的火腿水分质量分数为50.1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火腿控温控湿组火腿颜色偏亮偏红;控温控湿组食盐质量分数为11.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了6%;发酵5个月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2.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质量分数高有利于火腿风味物质的形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控温控湿发酵的火腿与对照火腿具有良好区分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表明控温控湿组火腿己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2-庚酮等化合物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组,香气更加浓郁。说明控温控湿有利于火腿整体发酵。  相似文献   
2.
茶籽油精炼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茶籽油在各精炼阶段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籽油经碱炼后酸值和色泽大幅下降,脱色后油中过氧化值下降,脱臭工序中油脂的酸值与色泽变化较大. 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碱炼与冬化两个工序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比较大,碱炼茶籽油中硬脂酸含量降低,而冬化油中棕榈酸含量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20年间食物脂肪酸摄入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982、1992和2002中国膳食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统计资料分析中国居民膳食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气相色谱测定食物脂肪酸含量,计算每日摄入膳食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居民膳食中摄入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升高,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下降,胞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处于合理范围,但n-6/n-3变化不甚明显,在8.8:1~9.56:1之间,达不到较合适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研究测试1,3-β葡聚糖和植物提取复配物在化妆品中的保湿作用以及运用,对比透明质酸的保湿功效.采用CM825型皮肤水分对测试仪,对两种添加有该原料的产品进行皮肤水份含量测试.两种产品都具有相对不错的保湿作用,只含有0.05%1,3-β葡聚糖粉末和2%MF-800的精华液对于皮肤角质层的保湿能力强于只含有0.1%透明质酸...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多糖酰基化工艺,并考察多糖转化后的体外抗凝血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对羟基苯甲酸作为最佳供体,酰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转化温度55℃,底物与供体比例10∶1,多糖浓度0.50mg/mL,并在此条件下所测的转化率为27.26%。转化后的多糖抗凝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7.
茶籽油精炼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及精炼条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茶籽油在各精炼阶段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及精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色工序使油中过氧化值下降,脱臭工序中油脂的酸值与色泽变化较大,碱炼与冬化两个工序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比较大,碱炼茶籽油中硬脂酸含量稍有降低,而冬化油中椋榈酸下降幅度较大.茶籽油精炼较佳工艺条件为:碱炼油温30℃,碱液浓度18°B'e,超量碱0.2%,脱色温度100~110℃,活性白土用量2.5%~3.0%,时间25min,脱臭温度180℃,时间1h;冬化温度6~8℃.结晶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8.
就白砂糖的干燥和冷却工艺,研究设计了一台新型的大型振动流化床干燥—却冷机,并在广东某大糖厂进行了实际生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获得了厂家的好评。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台设备的设计和结构特点,并提供广这套干燥—冷却联合装置的技术参数。认为利用振动流化床进行白砂糖的干燥和冷却,在我国尚属首次,如能加以推广,将对我国制糖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居民膳食中原料食物的各种反式脂肪酸的调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本实验室建立的Ag+-TLC/GC连用技术测定我国日常膳食组成的原料食物中反式脂肪酸(TFAs)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我国食物中普遍存在反式脂肪酸,9t C18:1、10t-C18:1、11t C18:1和9t12t C18:2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反刍动物产品中存在较高的9t C16:1、t C18:1和9t12t C18:2等各种反式脂肪酸(仅羊肉中未检出9t12t C18:2),且均以t C18:1为主,其中奶粉、奶油、鲜牛奶和酸奶等奶制品中含量最高的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均为11t C18:1。羊肉中9t C18:1、10t C18:1和11t C18:1的含量比较均衡,其它反刍动物产品中12t C18:1、13/14t C18:1、15t C18:1、16t C18:1的总量达到总反式脂肪酸含量的(25.9±1.8)%。坚果类食品中,TFA主要为t C18:1和9t12t C18:2,且9t12t C18:2含量约为总TFAs的10%。其它原料食物,如水果、蔬菜、畜禽肉、鱼虾及腌菜中TFAs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