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4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蔗芒浆盘磨中浓打浆的生产使用效果,从成浆纤维物性、电耗、筛分等方面阐述了ZDPM盘磨中浓打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ZDPM盘磨中浓打浆抄造45g/m2防粘原纸的生产运行效果,对成浆打浆度、纤维配比的合适工艺参数进行了探索并对中、低浓打浆能耗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阔叶木商品浆中浓打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俄罗斯阔叶木BKP浆的中浓打浆特性。试验表明:,中浓打浆能大大改善该商品浆的物理强度,其中裂断长、耐破指数增加均在200%以上,撕裂指数增加90%以上,中浓打浆提高了该商品浆的使用价值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印尼鹰牌阔叶木浆中浓打浆的生产使用效果。通过对打浆后成浆物理强度,筛分及纤维形态等方面的分析,证明利用ZDPM液压单盘磨机对阔叶木浆中浓打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刘士亮 《湖南造纸》2007,(4):8-10,12
根据生产上中、低浓打浆生产使用效果的差异,结合快速摄影技术对中、低浓打浆磨区内纤维运动规律的观察,探讨了中、低浓打浆机理的差异,提出了中浓打浆机理新的观点——“摩擦形变效应”,为中浓打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士亮 《纸和造纸》2007,26(4):16-18
本文探讨了打浆过程中盘磨机的核心配件(磨片)的磨损形式,分析了正常磨损形式和非正常磨损的作用原理及生产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士亮 《纸和造纸》2006,25(1):30-32
本文主要论述了蒸汽爆破制浆工艺及在生产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刘士亮 《浙江造纸》2007,31(4):14-19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中浓打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生产使用情况。生产应用表明:中浓打浆技术特别适合我国的原料特点.能较好的保留短纤维浆种如草类浆、废纸浆的长度.提高短纤维的结合能力,提高短纤维浆种的使用品质,与传统的打浆方式相比,中浓打浆后纸页的物理强度指标提高18.2%-57%,同时,打浆能耗降低显著。另外,本文也对该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废纸在回用过程中发生的"角质化"现象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角质化"对不同浆种所存在的差异以及在废纸回用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在原有打浆磨片的基础上.采用稀土合金改性处理的方法研制了高效、高耐磨新型打浆磨片,分析了对比了新型磨片和原有磨片生产使用效果、磨片的金相组织等方面的差异,试验表明,采用表面改性生成的M3C+M2C3结构的共晶碳化物是其具有高效、高耐磨性能的主要原因,新研制磨片生产的纸页物理强度指标较好,磨片的磨损寿命比原有磨片提高了1.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