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某钢厂现有板坯连铸中间包进行流场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结构的中间包内钢水停留时间短,死区体积大。通过优化设计使流场得以改善,并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进行了流场及传热特征计算,验证了水模试验得到的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无线市话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方 《移动通信》2003,27(4):24-26
1 PHS无线市话的发展过程 无线市话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共同推进的过程。无线市话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无绳电话、中继电话、小  相似文献   
3.
单流板坯中间包内湍流抑制器对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湍流抑制器对单流板坯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影响,并比较了有无湍流抑制器时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特性。湍流抑制器使钢液由长水口注入中间包后再返回,从而消除了中间包短路流,发展了表面流,延长了滞止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有利于中间包内夹杂物的去除。湍流抑制器与单挡坝的结构在控制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现有脱模剂的配比与运用不能达到理想的脱模效果,时常出现白板率高、板面开裂、背筋、结渣结块等现象,对铜阳极板的质量和外观有很大影响。采用复合型脱模剂为主体材料,研究了高聚物添加剂聚乙烯醇和聚羧酸对脱模剂性能的影响,脱模剂的主要成分为:BaSO4 40%~70%、SiO2 25%~50%,Al2O3 2%~8%,CaO 1%~4%;聚羧酸与聚乙烯醇以微量加入。研制出的脱模剂能够改善脱模效果与板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非对称中间包的流场和流动分布。实验通过在中间包模型内加挡渣堰、“V”型挡墙及“U”型挡墙,并调整挡墙上开孔的倾角和位置来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式,从而使流场得以改善,满足生产和实际要求,保证连铸机的正常操作和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废旧电脑印刷电路板热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研究废旧电脑印刷电路板(DN)在常规热解条件下的升温特性和热解动力学.研究发现,DN粉末主要的质量损失发生在热解温度为553~773 K时的有机物分解阶段,且可分为主要热解和残渣分解两个过程,其相应的平均活化能分别为137.12 kJ/mol和31.31 kJ/mol.通...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国产紧密纺纺制纯棉精梳纱配置要求。通过合理配置纺纱工艺、设备、紧密纺形式,优选纺纱部件,保证设备安装质量,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使得国产紧密纺设备所纺纯棉精梳紧密纱质量达到较高水平,满足了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Factsage软件绘制了镁铬砖耐火材料中主要氧化物MgO、Cr_2O_3与熔剂CaO的相图,计算了MgO-Cr_2O_3-CaO三元系中的CaO组分发生变化时出现渣液相的温度。结果表明,火法炼铜温度在1 150~1 350℃时镁铬砖会与熔剂里的CaO反应形成以MgO为主的固溶体和以CaO为主的固溶体以及化合物Ca Cr2O4;形成的相均是高熔点物质,冶炼温度高于1 864℃时才会形成初液相;随着CaO加入量的增多,会破坏镁铬砖里的尖晶石结构。  相似文献   
9.
针对转炉渣还原贫化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详细解决方案, 并结合现有的60 t转炉改造进行了渣还原贫化动力学条件优化和热平衡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系统工程解决方案, 针对渣还原工艺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描述, 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主要参数如下: 喷枪直径30 mm、喷枪角度14°、还原剂喷吹速率30 kg/min、保温期柴油油量135 L/h、还原期柴油油量500 L/h, 方案付诸实施并获得Fe3O4还原效率为62.9%、炉渣含铜平均降幅为63.5%的工业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的特性.实验表明,无控流装置中间包5个流的流动特性一致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近水口流股响应时间极短.设置挡渣堰、V型挡墙及等腰梯形挡墙来控制流体流动的方式,改善流场的分布,尤其是解决了1、5流水口的低温状况.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