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2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栖菜硫酸多糖的提取工艺与最佳提取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L16(43)正交实验方案,研究提取温度、时间和pH对羊栖菜硫酸多糖得率和基本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羊栖菜硫酸多糖(粗品)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pH;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90℃,时间3h,pH4.在该条件下,硫酸多糖粗品的产率最高,达到3.78%,而且其总糖、硫酸根和岩藻糖含量三项指标也达到或接近最高,分别达到33.92%、15.86%和5.69%.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在上海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每月2次采集牡蛎样品,共抽取了24份。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检验规程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所有抽检样品均不合格,污染最严重的是大肠菌群,所检样品均超标,最高污染量达1·4×106MPN/g;其次是菌落总数,超标率达41·7%,最高污染量达2·6×107CFU/g;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也比较严重,检出率达29·2%,污染量在3·0×102~7·4×102MPN/100g;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未检出。结论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已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 茶能益思少睡,助消化,明目利尿,是具有预防心血管病、糖尿病、防突变和抗癌等多种功能的天然饮料,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目前,世界上正掀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危害及其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 ,在许多国家 ,它被列为卫生部门重点检测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本文综述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布、污染途径、危害与流行病学概况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低档红茶、绿条或乌龙茶粉碎,同大米配合,经浸泡、蒸煮、冷却、添加配料、轧片、切片、油炸、沥油、包装等过程加工出外观较好、茶香浓郁、松脆可口茶香大米锅巴,集营养、美味、休闲、保健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危害的首要食源性致病菌。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醋酸、酒精与茶多酚3 种天然食用成分对菌悬液中副溶血性弧菌存活率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经体积分数高于50%酒精或质量浓度为0.5mg/mL的茶多酚处理5min能完全杀灭菌悬液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经pH2 的醋酸溶液处理也能使菌悬液中副溶血性弧菌降低4.79lg(CFU/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酒精体积分数、茶多酚质量浓度和酸度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效果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H2.8、酒精体积分数20% 及茶多酚质量浓度0.125mg/mL 或pH2.4、酒精体积分数12% 及茶多酚质量浓度0.125mg/mL 的混合体系均能有效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说明食用酒精、醋酸和茶叶提取物的适当配合将有可能作为复合杀菌剂用于水产食品中,从而降低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以野生中华鳖全鳖粉为原料,采用分步提取法对中华鳖的蛋白类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等电点沉淀、醇沉、超过滤等方法分离纯化出各蛋白质组分,并对其各组分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并对抗氧化活性高的组分进行分子质量测定分析;还原力的测定以还原剂BHT 为对照,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则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并计算 IC50 值。结果表明:糖蛋白组分及水溶性蛋白组分抗氧化活性较高,IC50 值为0.21mg/mL 和1.94mg/mL。因此,中华鳖各蛋白组分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且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在抗氧化方面和保健食品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9.
羊栖菜营养丰富,食用及药用价值高。以羊栖菜多糖为主,配以茶叶、山楂、菊花,进行了配方比例、制备工艺研究,制成了具有抗衰老保健功效的茶饮料,为开发羊栖菜新型茶饮料提供了依据。该复合茶饮料清香纯正,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10.
采珠后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帆蚌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常用于珍珠的人工培育。经它育成的珍珠产量高、质量好,但珍珠采收后,其壳、肉和外套膜均被视作废弃物而丢弃。为了有效利用三角帆蚌采珠后的废弃物,本论文对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蚌肉:54.07%;外套膜:45.74%)、糖类(蚌肉:35.85%;外套膜:45.56%)以及矿物质元素,特别是钙(蚌肉:168.60mg/100g;外套膜:406.59mg/100g)。在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含氮成分中,97%以上为蛋白氮,其中大部分为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蚌肉中二者的总和占全氯量的90.59%。外套膜达65.23%。就氨基酸组成而言,三角帆蚌肉的营养价值高于大豆蛋白,而外套膜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40.07%),其营养价值低于大豆蛋白。除此之外,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的脂肪中还含有较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蚌肉:72.71%;外套膜:77.73%),比一般淡水鱼的62.23%高10%以上。可见,三角帆蚌肉和外套膜均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