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杜仲鲜叶饮料的工艺条件及品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料液比、浸提时间、接种量和糖源种类进行考察,通过多指标(活菌数、糖酸比、DPPH·清除率和感官评价)综合加权评分方法优化杜仲鲜叶饮料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杜仲鲜叶饮料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25,浸提时间5 min,接种量3%和糖源种类为低聚木糖,在此条件下,发酵杜仲鲜叶饮料的综合评分最高(0.9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糖源种类对发酵饮料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影响,而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接种量对综合评分没有显著影响。与白砂糖和菊粉作为糖源的发酵饮料相比,采用低聚木糖为糖源可以更好地促进植物乳杆菌的增殖,获得的产品中活菌数最高。  相似文献   
2.
3.
研究高压微射流处理对从葡萄籽中提取得到的原花青素中儿茶素、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的影响。将原花青素在不同的处理压力(100、140、180、220 MPa和260 MPa)条件下进行1~4次循环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儿茶素、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含量基本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与其他处理条件下的原花青素含量相比,260 MPa条件下循环处理两次,儿茶素(0.163 2 mg/m L)、表儿茶素的质量浓度(0.128 6 mg/m L)最高;260 MPa条件下循环3次获得的原花青素B2质量浓度(0.057 6 mg/m L)最高。说明高压微射流处理会破坏高聚原花青素分子链之间的非共价键,使其解聚生成活性更高的单体、低聚体。  相似文献   
4.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常用的硫处理杀菌可能会破坏果酒的营养价值。该研究比较了高压杀菌、巴氏杀菌、NaHSO3和高压微射流处理(HPM)4种杀菌方式对发酵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NaHSO3组相比,HPM杀菌处理对枣酒的pH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小,可以提升枣酒的明亮度和酒精度,同时对枣酒的营养物质含量破坏较小。在发酵第8天,HPM组仅损失了7.67%的抗坏血酸,而NaHSO3组、巴氏杀菌组和高压杀菌组则分别损失了9.35%、13.43%和18.71%。巴氏杀菌和NaHSO3处理组的枣酒感官评分分别比HPM组低了1.49和1.40。采用HPM处理有望成为枣酒发酵前的杀菌处理方式之一,既能减少杂菌污染,同时也能有效保持枣酒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采后柿果实贮藏期的影响,以“阳丰”甜柿为试材,测定超声波处理(420 W,30 min)后的柿果实在温度(20±2)℃、相对湿度 85%~90% 条件下贮藏 0、5、10、15、20 d 时,其硬度、色泽、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果胶组成及相关酶活性、总钙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贮藏 20 d,超声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硬度提高 2.97 kg/cm2,总色差(?E)升高 3.31,钙离子含量增加 22.28 mg/k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降低 8.79 μg/(min · g)。超声波处理能够保持柿果实较高的硬度、亮度和 SSC,延缓果实含水量、总钙离子含量的下降,抑制果胶降解酶活性升高,从而有效延缓柿果实的软化,保持果实品质,延长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CaCl_2处理对不同成熟度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抗氧化能力及细胞壁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1%和2%CaCl_2浸泡处理白熟期(WM)和半红期(HM)冬枣果实,以水处理为对照,测定20±2℃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以及细胞壁组分(水溶性果胶(WSP)、离子结合果胶(ISP)和共价结合果胶(CSP))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1%和2%CaCl_2处理可显著延缓WM和HM期果实硬度下降,抑制H_2O_2和MDA积累,维持较高水平的SOD和CAT活性以及As A和GSH含量,同时,降低PG活性以及WSP和ISP含量,增加CSP含量,其中1%CaCl_2处理对HM期果实作用效果最显著,通过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细胞壁降解过程,使其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的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温度、发酵p H、发酵时间和接种量进行考察,通过多指标(酸度、活菌数和感官评价)综合加权评分方法优化红枣汁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红枣汁清除DPPH·、ABTS·+和FRAP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的最优工艺为发酵温度37℃,pH 5.5,发酵时间36 h和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发酵红枣汁的综合评分最高(99.7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种量对红枣汁的综合评分有显著影响,而发酵温度、发酵pH和发酵时间对红枣汁综合评分没有显著影响。与未发酵的红枣汁相比,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后的红枣汁FRAP能力显著增加,DPPH·清除能力没有显著变化,ABTS·+清除能力显著降低。经植物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探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单独和二者复合(1∶1)发酵对杜仲雄花茶汁品质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发酵效果为:植物乳杆菌>复合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发酵杜仲雄花茶汁6 d后,可溶性固形物、透光率、pH依次为7.6%、45.3%和3.1,滋味和香气最佳,活菌数多达2.3×107 CFU/mL;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分别在第1天、第5天达到峰值,增幅依次为29.4%和70%;多酚、多糖分别在第1、第3天降至最低,降幅依次为33.9%和71%。抗氧化能力方面,植物乳杆菌发酵杜仲雄花茶汁对ABTS、OH、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最大分别为59.2%、65.7%、97.7%和0.478,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子鼻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DE-GC-MS)联用技术研究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杜仲叶水提液的主要香气成分差异性。SDE-GC-MS分析结果表明,未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1种,以醛类相对含量最高(14.3591%);植物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后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依次为45、38、51和43种,分别以酮类(18.8255%)、杂环类(25.7828%)、醇类(18.3376%)和醇类(14.1481%)相对含量最高。通过电子鼻分析,PCA和LoA主成分贡献率均大于95%,说明传感器识别效应和样品间的风味区分度较好。同时,ROAV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发酵增加了杜仲叶提取液关键香气成分含量,降低原本杜仲叶的青叶味。经乳酸菌发酵后的杜仲叶提取液,不仅挥发性成分数量较多,且关键香气成分含量增加显著,更有利于杜仲叶提取液香气提升。研究结果为杜仲叶产品后期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红枣汁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压微射流对红枣汁理化性质的影响。将红枣汁分别采用不同压力(40、80、120、160、200 MPa)和不同处理次数(1、2、3、4 次)处理,分析高压微射流处理对红枣汁的ζ电位、平均粒径、色差、透光率、非酶褐变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红枣汁的平均粒径、可溶性固形物、澄清度、非酶褐变程度和色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160 MPa条件下处理4 次的红枣汁平均粒径最小,是对照组平均粒径的16.8%;160 MPa条件下处理2 次的红枣汁透光率达到最佳,为77.6%;120 MPa条件下处理4 次的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高,较对照组增加了29.6%;160 MPa条件下处理1 次的红枣汁非酶褐变程度最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性(P>0.05),160 MPa条件下处理1 次的红枣汁色差值L*最大。不同处理次数的红枣汁之间的电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高压微射流可以改善红枣汁的理化性质,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果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