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一种基于Hypersim变电站系统闭环测试的方法。在Hypersim中实时仿真变电站运行,并将被测装置所需要的电压、电流和开关位置信号输出,装置的控制信号再返回Hypersim中,从而形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装置的闭环测试环境。Hypersim主要完成电力系统网络的构建,并对网络进行分析、映射任务、生成代码。详细叙述了在Hypersim中建立仿真闭环测试环境模型、解耦元件、参数设置、负荷变动的脚本、与被测装置闭环连接等。从仿真变电站运行情况看,所介绍的方法能方便地研究被测装置与仿真变电站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太阳池热盐双扩散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对比,吻合较好。讨论了提热过程对太阳池热盐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提热速率不破坏NCZ稳定性的前提下,随着提热量的增大,热损失和盐损失都减小。热损降低,太阳池热效率提高;而盐损失降低,则利于NCZ内盐梯度的保持。模拟了太阳池受池底热损影响的热盐扩散规律。Soret通量所占总通量的比值在提热量和池底热损较小的情况下最大超过10%,因此Soret效应引起的盐扩散对总盐扩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D--阿洛酮糖是D--果糖在C-3位的差向异构体,由于较低的热量和与蔗糖相似的甜度,D-阿洛酮糖成为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功能性甜味剂。D--阿洛酮糖 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EC 5.1.3.30,DPEase)能够催化D--果糖生产D--阿洛酮糖,这种生物酶法制备的功能性甜味剂D--阿洛酮糖由于简单的纯化步骤和高产物浓度等优点受到关注。该研究对1株前期构建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A751/pUB-P43dpe-dal产DPEase进行了3 L发酵罐水平培养,通过优化溶解氧(DO)、pH、温度、初始碳源质量浓度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DO为30%、pH 6.0、温度37 ℃、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15 g/L,最高发酵酶活达78.3 U/mL。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料发酵优化,得到最适补料条件为:在发酵5 h进行补料,碳源补料速率8.0 g/(L·h),在此条件下,发酵9 h全细胞酶活高达123.0 U/mL。此发酵策略为扩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E级燃机的典型代表GT13E2为研究对象,详细地介绍了GT13E2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部件(转子、压气机、燃烧室、透平)的结构形式与特点、GT13E2与其它同级别产品的结构及性能对比。对比数据可为燃气轮机选型提供依据,经对比发现:GT13E2机组在E级燃气轮机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深度传感器及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易地采集到大量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可以提供丰富的场景及对象信息,现已成为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机器人导航等应用的首选研究对象。作为点云处理的有效手段,点云分割技术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深度学习的推动下,点云分割的精度和鲁棒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该文首先介绍了点云分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接着从间接、直接处理点云的角度对点云分割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间接的方法有基于多视图、基于体素的方法两类,对于直接的方法,该文将其归纳为5类,分别为基于点处理、基于优化卷积神经网络、基于图卷积、基于时序和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方法。然后介绍了每个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的基本思想,并阐述了每个方法的优缺点。此外,该文还介绍了点云分割的常用数据集以及评价指标。最后对点云分类、分割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建立了以超临界CO_2(S-CO_2)为底循环工质的E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高温循环工作压力、低温循环工作压力、余热加热器的端差对系统的影响。计算得到高、低温循环工作压力变化时,使系统出力、效率最优的工作压力。为联合循环系统的底循环采用S-CO_2为工质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超临界CO_2为底循环工质的联合循环系统,对比分析再压缩循环系统、部分加热循环系统、预压缩循环系统的性能参数,计算表明再压缩循环系统的效率最高。以再压缩循环为基础建立再压缩+简单循环和再压缩+部分加热循环模型,功率和效率比再压缩循环都有相应提高。对再压缩+部分加热循环进行性能参数优化,得到最佳运行工况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热学和流体动力学理论,对燃气轮机空气系统流体动力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燃气轮机空气系统相关参数的计算模型。该方法易于理解,与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计算精度满足实际工程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