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新工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基于后疫情时期新型教学模式发展的需求,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物,其广泛存在于被污染的食物中,其中黄曲霉毒素已被认定为天然存在的剧毒致癌物。鉴于真菌毒素污染给人类健康与安全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发展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大量研究者构建了基于单一量子点或其他荧光材料为荧光探针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真菌毒素,并且从材料、检测方法和生物传感器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检测。然而,目前并没有系统地阐述核壳量子点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报道,因此,本文主要从基于核壳量子点构建的免疫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适配体免疫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免疫荧光传感器、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和试纸条传感器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核壳型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毒素是生物体自然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会对农业、畜牧业、水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还会通过污染食物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然而食品样品基质复杂,严重阻碍了生物毒素的提取和检测。固相微萃取技术可以将目标分析物吸附在微量固相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萃取、分离和富集,进而分析检测。因此,将其运用于食品中生物毒素的检测,通过萃取和预浓缩可实现目标物的高灵敏检测。近年来,改进萃取方法与开发新型吸附材料成为微萃取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方法学与材料学方面的研究发展,以及其在食品中生物毒素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期望为后续科研人员在固相微萃取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并为生物毒素的高灵敏准确检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常见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多种真菌毒素。食品在储藏、加工或运输中易受真菌毒素侵染,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多种真菌毒素同时出现并形成叠加效应产生剧毒,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对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十分重要。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快、检测便捷无干扰、无需参比等优点,在生物分析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真菌毒素的多重同时检测,重点介绍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类型、组成等方面和以适配体、免疫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及其策略,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真菌毒素检测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真菌毒素检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粮食工程专业在转型改造的道路上稳步前进。通过对粮食工程专业的现状分析,阐述在进行新型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方法,为粮食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苯并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并芘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在高温烹调的食品中容易产生,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苯并芘的性质、来源、危害、检测方法以及降低措施做了简单阐述,同时强调了针对食品中苯并芘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