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紫薯和葛根作为复合添加物,接种乳酸菌发酵制备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紫薯浆、葛根汁与复原奶配比、白 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紫薯葛根酸奶的发酵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 体系、羟基自由基清除体系评价其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为紫薯浆∶葛根汁∶复原奶配比=10∶10∶80(V/V),白砂糖添加 量7%,发酵时间8 h,发酵温度41 ℃。 在此最佳条件下,所制得的紫薯葛根酸奶感官评分为94分,呈淡紫色,酸甜可口,细腻柔和,具有 发酵酸乳和紫薯复合香味,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7.5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10 mg/mL,其抗氧化活性比复原奶酸奶高。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服务乡村振兴是地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职责和使命。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一懂两爱三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涉农专业大学生3年的培养过程中,采用“大一认知教育、大二深化教育、大三升华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涉农专业的优化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拓展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发展思路,精准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最终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双赢。  相似文献   
3.
采用灵芝和平菇菌丝分别与果树、杨木和竹材为主的植物碎料设计成型六种生物泡沫(依次标记为GG、GY、GZ、PG、PY、PZ),对其防火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泡沫GG、PY的成炭率较高,阻燃性能较好;在33 s后达到热释放速率峰值,为(204.46±11.38) kW/m2,总热释放量随时间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540 s之后CO产生量迅速增大,该生物泡沫表层菌丝体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在燃烧初期产生明显的烟气。菌丝体生物泡沫的防火特性与保温泡沫性能相当甚至更优,但阻燃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法拉第激光器是一种利用法拉第反常色散原子滤光器作为选频元件的新型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原理上法拉第激光的输出波长随着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流及工作温度的变化,始终与原子跃迁谱线相对应,可以将激光频率有效地锁定至原子跃迁谱线,实现窄线宽的激光输出信号,并且短期与长期频率稳定性均较好。本文详细介绍了自1845年法拉第旋光效应提出以来,法拉第反常色散原子滤光器的发展历程,法拉第激光器的工作机理、发展历程以及性能优越性,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法拉第激光发展各个阶段的技术瓶颈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展望了法拉第激光器未来在量子领域特别是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从法规建设、执法力度、人员素质、监督职能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能够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窄线宽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可调谐、噪声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量子精密测量、光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 根据外腔选频器件的不同,本文主要介绍光栅型激光器、干涉滤光型激光器、波导型激光器和法拉第激光器四类外腔半导体激 光器,分析各类激光器的基本结构与选频机制、介绍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其中,前三类激光器采用非量子器件 进行频率选择,而法拉第激光器利用共振法拉第旋光效应选频,输出波长直接对应原子跃迁谱线,对激光二极管的电流与温度 变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随后介绍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在精密测量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最后总结并展望窄 线宽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至今,主动光钟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主动光钟利用原子系综作为增益介质,其受激辐射可直接作为钟激光信号。因为主动光钟工作在坏腔区域,因此具有腔牵引抑制和窄线宽两个显著的优点,可以有效克服被动光钟存在的腔长热噪声问题。由于其优越的性能,主动光钟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根据实现方式不同,本文将主动光钟划分为原子束型主动光钟、基于激光冷却和光晶格囚禁的主动光钟、原子束及光晶格“复合型”主动光钟、法拉第主动光钟、离子阱囚禁型主动光钟以及热原子气室型主动光钟。对于不同类型的主动光钟,本文详细介绍了其实验及理论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优劣。最后,分析了主动光钟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主动光钟的发展方向,为推动主动光钟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