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传统发酵工艺,通过在发酵阶段进行菌种强化结合在蒸馏烤酒阶段进行工艺优化(头尾酒浸提菌剂后返回地锅蒸馏)提升酱香型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TTMP)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菌种强化、工艺优化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能将酱香型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提高160.71%、85.75%和202.75%。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菌种强化结合工艺优化的技术对基酒的感官风味影响不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适合企业落地应用的进一步提高酱香型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TD1为供试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胞外多糖(EPS)条件,并对其胞外多糖的 抗氧化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菌株TD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蔗糖109 g/L、Ca2+ 0.2 mmol/L、无水乙酸钠6.7 g/L。 在此优化条件 下,EPS含量为(57.58±2.04) g/L,是优化前(32.71 g/L)的1.76倍。分别测定上述发酵条件获得的粗E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 TD1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亦增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 基和NO2清除率分别为(55.23±2.18)%、(95.34±2.33)%、(56.61±3.09)%和(5.32±0.18)%。  相似文献   
3.
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经生理生化试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该菌株为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以该菌株为供试菌进行发酵产糖及分离纯化EPS,并采用7种方法测定纯E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Leu. pseudomesenteroides能够产生(38.42±2.15)g/L的EPS,且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DPPH·、·OH、O~(2-)·、H_2O_2、和NO_2~-清除率及Fe~(2+)螯合能力分别为(65.34±3.54)%、(78.24±3.52)%、(77.48±2.45)%、(82.78±3.76)%、(38.34±3.28)%和(92.37±2.3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