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30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质量监管部门及检测技术人员帮助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之事。但是,其技术帮扶的特点,主要不是解决生产企业遇到的生产技术问题,帮助其提高产品质量性能,而是发挥自身特长,传播先进管理理论,准确反映产品的特征值数据,帮助生产企业落实控制产品质量水平的措施与方法。否则,技术帮扶会给生产企业造成麻烦,带来刻舟求剑的现象,甚至是背道而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了解、估计、判定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的高低,往往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以样品的质量情况来评价或确定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然而,由于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抽样检验的目的也不同。例如,有的抽样检验是为了监督产品质量水平。其性质为监督抽样检验;有的是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水平,其性质为验收抽样检验;有的是为了判别产品质量水平,其性质为交易抽样检验。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质量监督与管理部门在开展质量监督检验时要有一个质量目标--质量水平P0的要求,否则质量监督工作就无的放矢,监督检测的结果无法对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进行评判,也就很难说质量监督工作能提高社会中整体产品质量水平,很可能还会产生冤案错案,对产品生产不利,对质量监督事业发展不利。因为,某产品总体的质量是否合格是针对某一规定的质量水平P0而言,如该产品总体的实际质量水平P大于P0,判别该总体为不合格;如该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P小于P0,判别该总体为合格。由此可见,P0是被监督产品总体合格与否的定义,是质量监督工作的"基本法",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定义,即使全检得出为不合格率等于零的真值,也无法判定该产品总体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5.
产品抽样检查由于其工作性质不同,分为产品监督、产品验收与产品交易等几种形式,它反映在样本量n多少、被抽查对象批性质以及抽查的目的上。因此,监督、验收和交易的抽样方案(n;AC,Re)(其中Ac:接收判定数、Re:拒收判定数)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能否准确选择抽样方案(n;AC,Re)直接关系到产品检查的工作质量。正确使用抽样方案(n;AC,Re),不仅是开展产品质量工作的前提,而且也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义不容辞的事。否则是做不好产品抽查工作,甚至会有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地方质监部门或授予质量监督功能的检验技术机构,在对待监督抽查异议时,出现既不像质监部门,也不像技术机构,处理异议缺乏章法,从而影响了监督抽查工作的质量与信誉,甚至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因此,正确理解《产品质量法》中对异议处理环节的规定,是质监部门做好监督工作、维护监督双方合法权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正确处理异议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质量监督工作中的监督抽查问题,剖析监督抽查方案常见错误,分析监督抽查与验收抽查的差异,并对完善监督抽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品标准QB/T2777-2015《记号笔》规定的检验规则设置不严谨、不科学,在控制产品质量水平中,尤其是型式检验中起不到控制作用,很可能还会迷惑自己与他人。生产企业在应用型式检验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9.
产品标准的检验规则是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水平的依据,它既要遵循科学准确的原则,又要便于操作,各种规定要协调一致。产品标准GB/T 32017-2019《水性墨水圆珠笔和笔芯》的检验规则隐藏着问题,存在着自我否定,不利于生产企业的自我监督,从而导致监管部门扩大了打击范围。  相似文献   
10.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按产品标准执行,检测符合程序要求,似乎就达到了准确、规范、一致的目标,实现标准化。但事实并非如此,要做好监督抽查中的标准化工作,首先是确保获取声称质量水平值的标准化,尔后才是监督抽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否则,一切严格的抽查程序、准确的检测结果都是徒劳的,与监督抽查工作标准化相差甚远,反而成为误判错判的保护伞,甚至产生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