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路面平整度是反映路面工程质量好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路面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这一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在沥青砼摊铺机上安装浮动均衡式自动找平基准梁 ,作为河北省交通厅用来提高路面平整度的重点科研推广项目 ,广泛应用到了京沈高速公路宝山段的路面施工中来。中铁十一局承揽了八合同施工任务 ,进入到路面施工阶段时 ,在业主河北省交通厅的组织下 ,使用了浮动均衡式自动找平基准梁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 ,发现该装置施工效果很好 ,路面中面层平整度的均方差为 1.0 m m…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喷雾热解方法(FSP)合成了Pt修饰CuO纳米氧载体材料(FSP-Pt/Cu O),首先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Pt/CuO的结构和组成;通过热重分析仪、化学吸附仪对比研究了FSP合成的CuO、Pt/CuO以及商用CuO纳米颗粒的化学链燃烧反应性能.结果表明,FSP-Pt/CuO氧载体材料与H2、CO、CH4的还原反应温度能够分别降低到200℃、105℃、290℃以下.进一步考察了H2、O2不同浓度对Pt/CuO氧载体还原、氧化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Pt/CuO氧载体的低温化学链燃烧循环稳定性.最后通过Pt/CuO氧载体颗粒表面的氢溢流原理对低温化学链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掺混方式及配风方式对混煤燃尽率和NO_x排放量的影响,以一台660 MW四角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混煤燃烧过程未燃尽碳和NO_x排放的协同优化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度空气分级条件下,未燃尽碳主要受停留时间、掺混方式、配风方式等因素共同影响;合理搭配掺混方式和配风方案可降低混煤未燃尽碳水平和炉内NO_x总生成量,达到两者的协同优化。与炉外掺混相比,炉内掺混更加灵活,可通过优化低挥发分煤的燃尽程度来改善混煤整体的未燃尽碳水平。在炉内掺混方式下,均等配风将低挥发分煤置于上部燃烧器或正宝塔配风将低挥发分煤置于下部燃烧器,均有利于低挥发分煤的燃尽;而将高挥发分煤置于上部燃烧器更有利于NO_x减排。综合考虑混煤未燃尽碳和NO_x排放特性,将高挥发分煤置于上部燃烧器且采用正宝塔配风可为下部低挥发分煤的燃烧提供相对充足的氧量,提高低挥发粉煤的燃尽率,降低混煤未燃尽碳水平;上部高挥发分煤析出的挥发分中含有大量含氮中间产物HCN,可将已生成的NO_x还原,有利于降低炉内混煤NO_x生成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MWCO为5000的超滤膜对酵母溶液进行超滤渗滤研究。结果表明,超滤通量随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较高操作压力下的通量衰减较快,推导出超滤通量和料液溶质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可以对超滤通量变化情况作较好预测;随超滤和渗滤的进行,浓缩液中蛋白质主体浓度逐渐升高至20mg/mL,而超滤液和渗滤波中蛋白质最终浓度仅为0.3mg/mL,蛋白质被去除率达90%以上;浓缩液和渗滤液中海藻糖浓度几乎相同,最终浓度下降到0.9mg/mL左右,总回收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