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质量40 kD过敏原,并分析其在有壳水产食物中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40 kD过敏原组分;使用软件BLAST、Clustal X2、MEGA 5.0分析该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种间同源性;制备抗凡纳滨对虾过敏原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并与17 种常见有壳水生动物粗提液进行Western blotting,以分析该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凡纳滨对虾40 kD过敏原为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AK在虾类(96%~100%)、蟹类(91%~93%)、贝类(49%~52%)、蟑螂(83%)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AK多抗与17 种不同虾类、蟹类、贝类的AK均能发生反应。结论:精氨酸激酶在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甚至昆虫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且能引起强免疫交叉反应,是有壳水生动物中的一种泛过敏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建立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直接竞争ELISA(dc-ELISA)检测方法。方法通过过氧化反应将GTX2,3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偶联。以兔抗小鼠IgG多抗为包被抗体,GTX2,3为竞争剂,与GTX2,3-HRP竞争结合GTX2,3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的dc-ELISA,并用该方法检测GTX2,3单克隆抗体与C2毒素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直接ELISA检测证实GTX2,3与HRP偶联成功。dc-ELISA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的灵敏度为1.5μg/ml,工作范围为1.5~40μg/ml,GTX2,3毒素与C2毒素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dc-ELISA适用于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玉米赤霉烯酮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鉴定,并采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OVA或BS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或包被原,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紫外扫描法鉴定偶联效果,免疫3只BALB/c小鼠,制备玉米赤霉烯酮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抗血清效价最高达1∶32 000,以此多抗建立的玉米赤霉烯酮间接竞争标准曲线IC50为39.8ng/mL,IC10为0.71ng/mL,多抗与玉米赤霉烯酮类似物β-zearalenol、zear-alanone、α-zearalanol、β-zearalanol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80%,3.07%,0.96%,0.09%。说明试验成功制备了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及高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Dot-ELISA法同时检测多种食品过敏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花生、虾、蛋清过敏原浸液皮下免疫复制小鼠过敏模型,获特异性IgE的小鼠血清进行方法学研究。将不同的过敏原以适当浓度点状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与待检血清作用,再依次与生物素化羊抗鼠IgE第二抗体,亲和素偶联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反应,DAB显色。结果表明:获得了小鼠抗花生、虾、蛋清过敏原高效价特异性IgE血清。Dot-ELISA法各种过敏原最适包被量为2μL(10μg蛋白),待检抗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通过肉眼观察NC膜上斑点的显色即可确定待检血清中相应过敏原特异性IgE,且3种过敏原之间无交叉反应性。不同时间同批试剂重复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包被过敏原的NC膜4℃可稳定保存3个月。实验初步建立了用含有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小鼠血清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的Dot-ELISA实验方案,该法简便、特异、稳定、重复性好,可成为食品过敏原鉴定与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并鉴定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抗独特型单抗Ab2β-1D5。方法将ZEN单抗1G4与载体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后,以ZEN单抗Fab片段作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小鼠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型单抗,并经Protein G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间接ELISA法检测ZEN抗独特型单抗的抗体效价及特异性;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ZEN抗独特型单抗类型、灵敏度及其与ZEN毒素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6株稳定分泌ZEN抗独特型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型抗体效价为1∶1.2×105~1∶2.0×105;6株单抗均为β型抗独特型抗体(Ab2β),其中Ab2β-1D5抗体灵敏度最高,对ZEN的IC50值达10.09 ng/ml,其与ZEN毒素呈线性相关(r=0.990);ZEN抗独特型单抗与莱克多巴胺、重金属铅、铬及虾过敏原单抗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结论已成功制备玉米赤霉烯酮抗独特型单抗,该抗体与ZEN间存在"内影像"关系,可以替代ZEN毒素标准品,用于建立ZEN的无毒免疫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组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并鉴定牛乳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组分。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分析了脱脂乳和乳清的蛋白组分,用饱和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过敏原蛋白,脱脂乳和乳清蛋白皮下注射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特异性IgE抗血清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显示β-乳球蛋白(β-Lg)是引起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建立了牛乳过敏小鼠模型。结论:明确了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组分,对牛乳过敏症的诊断治疗以及无过敏原牛乳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旨在建立海虾过敏症豚鼠模型,分析主要过敏原蛋白质组分并将其应用ELISA来提高体外检测的准确性。以海虾蛋白浸液为致敏原,氢氧化铝为佐剂免疫豚鼠,建立豚鼠过敏模型,DEAE阴离子交换纯化主要的过敏原成分,间接ELISA法检测sIgE和IgG。实验结果:模型组血清sIgE和IgG效价分别为18∶0和12∶0480;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成功纯化出了海虾中的主要过敏原成分,应用于ELISA检测sIgE效价为13∶20;主要过敏原蛋白检测sIgE效价是蛋白浸液用于检测的4倍。结果表明,海虾过敏症豚鼠模型建立成功,并且纯化的海虾过敏原组分应用于ELISA检测能提高sIgE的检测水平,对海虾过敏症的体外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单增李斯特菌免疫磁珠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可高效、特异地分离单增李斯特菌的免疫磁珠。探讨羧基修饰磁珠与多克隆抗体的不同偶联条件和免疫磁珠捕获单增李斯特菌的能力。方法:以单增李斯特菌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源多克隆抗体,鉴定其与单增李斯特菌体的结合能力;选择6种不同的偶联缓冲溶液,设置了6个主要偶联时间和6组偶联温度,通过比较磁珠与抗体偶联后上清中剩余的抗体量来确定最佳偶联条件。结果: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105,该抗体与单增李斯特菌体有较好的结合,抗体与1mg羧基修饰磁珠在pH6.0的0.01mol/L一水吗啉乙磺酸缓冲溶液(MES)中,37℃偶联2h,偶联抗体的量为160μg;制得的免疫磁珠的捕获率可达77.0%。结论:获得羧基磁珠与抗体偶联的最佳条件,该免疫磁珠用于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与常规的平皿增菌培养显色法比较,检测时间至少缩短20h。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梅  钟辉  向军俭 《食品科学》2014,35(17):306-311
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快速、携带方便、费用低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本文概述近年来重金属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类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