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
为提高卷烟产品异地加工质量的稳定性,针对红云集团“红山茶”品牌已分别在7个加工点异地多点生产的情况,对不同设备、烟叶分组模块等与卷烟产品异地加工质量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并将试验研究成果应用于“红山茶”(软)等异地加工品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干冰膨胀烟丝加工过程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干冰膨胀烟丝生产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造碎严重和耐加工性差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膨胀过程的循环气流初始温度、气流流速及蒸汽消耗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系统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对烟丝膨胀质量的影响,并对参数优化前后的膨胀烟丝质量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循环气流初始温度对膨胀后烟丝含水率、回潮烟丝结构及填充值等工艺指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流风速;再次是蒸汽量.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循环气流初始温度260℃;气流风速36 m/s;蒸汽量2000 kg/h.在此条件下,可明显提高膨胀烟丝的含水率,降低造碎,提高其耐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储叶过程中片烟吸收料液的效果,选取料液中特有的1,2-丙二醇为特征标记物,利用甲醇浸提方法检测加料后片烟1,2-丙二醇含量来表征烟叶吸收料液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不同储存时间条件下片烟表面料液含量、片烟料液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片烟表面料液溶出时间平衡点为40~60 s;(2)片烟吸收料液速率方程为tiυ×=6208.06377.0;(3)在加料工序出口,片烟有效吸收率为57.35%;在储叶时间24 h后,片烟有效吸收率增加到88.26%;(4)方法量化了储叶工序片烟吸收料液过程,确定了储存时间应大于24 h。  相似文献   
4.
微波膨胀烟梗制备颗粒应用于卷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评价颗粒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微波膨胀烟梗,将其制备成颗粒,并对颗粒进行应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可顺利通过卷烟生产线;随颗粒的外掺比例增加,混合样品单位质量所占容积增加,百支卷烟的质量呈下降趋势;糖碱比和氮碱比逐渐升高;总粒相物、水分、烟气烟碱量、焦油量、抽吸口数和CO逐渐减小,减小程度为:总粒相物>焦油量>CO量>抽吸口数>烟气烟碱量>水分;当颗粒外掺比例为6%~15%时,不会引起感官质量、吸食风格的明显变化;当颗粒的外掺比例达20%时,感官质量有所下降,吸食风格也发生一定程度改变.  相似文献   
5.
以昆明西山万达广场核心筒施工中所用液压爬模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施工状态和爬升状态时爬模在3条不同三向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响应。研究发现,爬架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地震反应有明显差别;爬架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位移由不同方向的地震波控制;施工状态时,爬架上架体位移和等效应力均较大;爬升状态时,三角架横梁与导轨连接处出现最大等效应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滚筒干燥叶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筛选试验指标,应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干燥后叶丝的感官质量和化学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各因素变化对试验样品的感官质量和各类香味成分的影响主次顺序较一致,热风风门开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热风温度和滚筒转速;在试验范围内,方差分析表明热风风门开度对各类主要香味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反映出滚筒干燥叶丝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相对偏低;优化后较佳的工艺参数为热风风门开度30%、热风温度130℃、滚筒转速14r/min,经验证,参数优化后样品的感官质量提高了1.55分  相似文献   
7.
以箱储和传统柜储的烟叶为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其中的致香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共得到76种致香成分,结果表明:箱储样品中有67种的含量高于柜储样品,其中,酯类物质的含量高10.1%,酸类物质的含量高28.4%,酮类物质的含量高9.1%,醛类物质的含量高12.5%,因此,箱储更有利于烟叶中重要致香成分的保留。同时对箱储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4h为最优箱储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