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E62型精梳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提出E7/5模式,详述了E62型精梳机在E7/5型精梳机的基础上的改进、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优化设计进行优化组合的成功之处以及管理、维护方面的建议,指出了E62型精梳机的九项缺陷,建议有关纺机厂避免同一模式重复性竞争,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梳机。  相似文献   
2.
浅论国内外棉纺并条机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恒正 《棉纺织技术》2001,29(8):466-470
通过分析比较国产并条机和国外并条机的特征,指出:国产并条机的技术进步表现在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传动技术和密封技术的提高,并注重环境保护等几方面,而国外并条机在伺服传动,传感器,自动换筒和控制系统等方面也有较大的提高,并对并条机的发展和自调匀整系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弯钩纤维牵伸理论,分析了并条工艺与棉结之间的关系、前纺重定量高效工艺中的棉结问题、工艺流程中不同排列位置的并条工艺设计以及梳并联能否省去一道并条等问题,并对6×24与24×6并合工艺进行了对比,进而提出了一些工艺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效纺纱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已披露的资料,运用弯钩纤维戍因分析及弯钩纤维牵伸理论,探讨了高效纺纱工艺的机理,并提出了高效纺纱工艺推广的有关意见。  相似文献   
5.
1空前的盛况 第九届中国国际纺机展于2004年10月12~16日在京举办,参展产品布满了11个展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较历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的规模,可足以证明本届览会盛况空前,详见表1。  相似文献   
6.
根据弯钩纤维牵伸理论,对并条和精梳准备工艺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新观点及应用实例,并对罗拉牵伸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近年出现的电脑粗纱机的使用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根据弯钩纤维牵伸理论,对并条和精梳准备工艺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新的工艺观点及应用实例。并对罗拉牵伸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针对近年出现的电脑粗纱机的使用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及看法。  相似文献   
8.
多组分混纺纱生产中纤维的混和问题(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吕恒正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11):44-46,63
市场需要多组分混纺纱,但纺纱厂中多组分纤维的混和方式落后,文章在分析各种落后混和方式的缺陷以后,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改进建议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棉精梳机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认为当代棉精梳机高速化中存在四个技术问题,计算机分析了机械振动和工作区所流;叙述并讨论了新旧纤维网接合和顶梳超负荷问题。建议重视知识产权、加快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提高国产精梳机水平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恒正 《棉纺织技术》2002,30(10):32-35
通过市场定位 ,提出了国产精梳机以市场为中心的应对措施 ,认为技术创新应有针对性地进行 ,并提出国产精梳机应主纺 32 7纤维 ,应具有一流的速度、质量与效率 ,并且稳定性好、价廉物美等相关内容 ,用自主开发的知识产权来提高国产精梳机的技术水平 ,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