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9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超细仿麂皮染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普遍关注的海岛型超细纤维的染整加工工艺,结合日本、韩国以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该类纤维的染整加工作简要描述,并对其使用的染料及牢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ANOCRON超细专用染料可提高各项牢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碱对CDP/PET海岛型超细纤维进行有效剥离.结果表明,复合碱剂比单一碱剂具有较好的剥离效果,文中对剥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的25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开塞露液灌肠、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抚触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大便变黄时间、经皮胆红素值和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大便变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皮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加快胎便排出,减轻黄疸程度,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碱对CDP/PEI海岛型超细纤维进行有效剥离。结果表明,复合碱剂比单一碱剂具有较好的剥离效果,文中对剥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组成和剥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海岛型超细纤维的海与岛的组分、温度、NaOH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海岛型超细纤维剥离的影响。实验得出,海组分为阳离子可染聚酯(CDP),岛组分为普通涤纶,海与岛组分比大约为30:70(质量比)。处理温度及NaOH的浓度对剥离的影响很大,处理时间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6.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走过十五年,一路走来,不容易。以中华命名的服装设计大赛国内仅此一个,赛事坚持十五年的也是绝无仅有。从中华杯大赛中走出了不少当代中国著名的设计师,而活跃在中国服装产业的设计师更是不胜枚举了,可谓桃李满天下。对中华杯设计大赛的创办人们和继承者们来说,真是可以欣慰和自豪了。对上海服装行业协会而言,中华杯也是个至高无尚的荣誉,值得倍加珍惜。本刊的创办人们曾和中华杯一起走过一年年不平凡的岁月,分事着她曲折热烈、难以忘怀的过程。为纪念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十五周年,特别以"从中华杯走出的设计师"为题,撰成专题,报知那些喜爱和参与中华杯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的常规染色方法使用大量水。从环境和费用上讲 ,减少处理染色废水 (含分散染料、分散剂等 )的染色工艺很有优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开发了超临界流体染色方法。这种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 ,生产的PET织物的色深度可与常规染色的织物相媲美。因此 ,最近对这种新的染色系统的关注越来越多。众所周知 ,一些高速熔融纺丝的PET纤维在和常规使用水的染色工艺相比 ,染色温度低于1 0 0℃ ,染色性能优良。高速纺丝的PET纤维无定形区的分子取向度低 ,在染料分子扩散进纤维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有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介绍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的分离方法及原理,分离方法有热处理方法。化学方法中的酸处理法和碱减量法以及机械裂离法,其中碱减量法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1 引言聚酯纤维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而成的产物 ,在生成线性高聚物的同时 ,也产生了线性和环状低聚物 ,由于线性低聚物易溶于水 ,因此不会给聚酯纤维染色加工带来问题 ,但是环状低聚物由于结晶率高 ,水溶性低 (即使在 1 0 0℃以上也难溶 ) ,因此给染色加工带来许多问题。聚酯纤维通常在高温下加工 ,而在高温下 ,尤其是在玻璃化温度 (6 0℃ )以上时 ,大分子链段灵活性增强 ,这会导致低聚物从纤维内部移到表面 ,给染色加工带来麻烦。在高温高压染色时 ,低聚物从纤维内部移到表面 ,进而进入染液中 ,从而导致不均匀的染色 ,此外低聚物还会…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考虑到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治理污水的费用 ,超临界CO2 染色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概念。这种染色方法较常规水介质染色有许多优点 :不需其他化学品 ;CO2 可以循环使用 ;没有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可被收集重新使用 ;纤维染色结束时不需干燥 ,从而节省了能源 ;和传统方法相比 ,染色周期缩短了。此外 ,CO2 无毒 ,且不能燃烧。测量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有助于染色过程的设计。有人发现 ,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加入极性共溶剂溶解度也会增加。虽然有几篇文章已报道了超临界CO2染色 (超临界液流染色 ,SF…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