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超微粉碎对苦荞代餐粉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Mg、Ca、Fe、Cr、Mn、Co、Cu、Zn、As、Se、Mo、Cd、Pb 13种矿质元素的分析方法。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混合试剂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苦荞代餐粉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分析。利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分析过程中多原子离子的质谱干扰,选用Sc、In、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结果表明:所测13种元素的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0,其检出限在0.0105~0.9678 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2.80%~1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1%之间。所测苦荞代餐粉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有毒重金属As、Pb、Cd、Cr的含量均未超出标准GB 2762-2017的限量,且苦荞代餐粉中的矿质元素因超微粉碎造成的损失较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精密度好等特点,可用于苦荞代餐粉的营养元素检测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2.
研究苦荞麸皮超微粉的制备工艺,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湿法研磨最佳工艺条件;以集粉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研磨转速2 600 r/min,研磨时间1.0 h,料液比1:7(g/mL)时,测得麸皮粉的总黄酮含量为8.55 g/100 g,高于对照组的4.93g/100g。采用响应面优化后的干燥工艺进行验证试验,即进口温度164℃、进风量0.43 m3/min、料液浓度5.85%和进样流量620 mL/h,苦荞麸皮粉的集粉率为68.72%。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超微粉粒径更小,组织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淀粉、蛋白质等小颗粒得到释放。湿法研磨结合喷雾干燥制备苦荞麸皮超微粉,集粉率较高,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增加,超微粉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硫酸亚铁、氢氧化钙、尿素、氢氧化钙和硫酸亚铁复合4种化学方法对棉粕的脱酚效果,以及采用化学方法脱毒后的棉粕,在不同pH下游离棉酚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4种化学方法脱毒处理后的棉粕,粕中游离棉酚(FG)的含量随棉粕pH的降低而大幅度升高,说明结合态的棉酚在酸性条件下重新生成了游离态的棉酚,表明采用上述4种化学方法脱毒处理的棉粕中的结合棉酚(BG)具有不稳定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鱼鳞酶解前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优化鱼鳞脱钙、脱杂蛋白前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别以鱼鳞脱钙率及胶原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最佳鱼鳞酶解前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钙工艺中HCl浓度0.4mol.L-1、料液比1∶20、脱钙时间6 h可得到较高的脱钙率;最佳除杂蛋白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0.15 mol.L-1、料液比1∶20、脱杂蛋白时间12 h。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验探究超微粉碎对苦荞全粉物化性质的影响,为苦荞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苦荞全粉为实验对象,研究剪切粉碎、气流粉碎和纳米研磨对苦荞基本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通过测定不同方法处理所得苦荞全粉的流动性、含水量、持水力、蛋白质、黄酮等理化指标,发现粉体体积密度显著降低(P0.05),纳米粉体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分别为5.00 g/kg和79.20 g/kg,下降趋势明显(P0.05)。纳米粉体的总酚含量与粗粉相比增加了19.46%,黄酮的含量增加了7.70%。经剪切粉碎和气流粉碎的粉体,其基本化学成分无较大变化。结论经纳米研磨所得苦荞粉具有较优的功能特性、营养品质,适合于苦荞的精深加工,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苦荞超微化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优化鱼鳞脱钙、脱杂蛋白前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分别以鱼鳞脱钙率及胶原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最佳鱼鳞酶解前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脱钙工艺中HCl浓度0.4mol/L、料液比1∶20、浸酸时间6h,脱钙率可达97.82%;最佳除杂蛋白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15mol/L、料液比1∶20、浸碱时间12h,除杂蛋白率可达98.34%。  相似文献   
7.
玉米多肽脱色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粉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白土、硅藻土和双氧水对玉米多肽的脱色效果,确定了粉状活性炭为最佳的脱色剂,并用其对玉米多肽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粉状活性炭用量、pH值、温度、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状活性炭最佳脱色工艺为:粉状活性炭用量2.0%,pH 5.0,温度60℃,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69.7%,氮回收率为76.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