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简化的工艺制备了对氮、磷、钾三元素均有部分缓释作用的复混肥(化学缓释肥),用特定淋洗装置测定肥料各养分随时间的溶出率,通过双曲线方程Xt=b-a/t对其养分累计溶出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以方程常数b和a计算出的缓释指数(SR I)来定量评价肥料缓释特性,同时进行盆栽试验,探讨了缓释指数与复混肥中相应缓释添加剂百分含量(X)之间、各复混肥处理的油菜产量与复混肥中缓释添加剂总含量(X'')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养分的缓释指数(SR I)与相应缓释添加剂含量(X)均有很好的线性正相关;各化学缓释肥处理的油菜产量随缓释添加剂总含量(X'')增加而增加;化学缓释肥以较少的荚数获得更高的产量。这预示着通过肥料的室内淋洗试验得到的缓释指数SR I不仅可以用来评价肥料的缓释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肥料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2.
示踪剂监测技术是用以描述油藏,监测油层有无高渗透层或大孔道存在,跟踪注水流向及贡献率,分析油水井注采状况和判断断层密封性的一种特殊的动态监测技术。三叠系长4+5、长6油藏在早期的注水开发中,出现了部分井注入水单方向突进现象,引起主方向油井水淹,超低渗透引入示踪剂监测井间动态技术,对监测结果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加以分析,得出了储层井间连通状况,物性分布特征等参数,从而为评价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油藏的注采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的危险度是认识、防控泥石流的重要因素,针对反映泥石流危险度的特征函数进行分析,运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泥石流势能的单沟危险度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到防治工程的减危效果,增加了拦砂坝和排导槽对泥石流的拦挡排疏功能来修正模型,并以白龙江陇南两河口镇至桔柑乡段138条泥石流沟为例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研究区域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值。结果表明:修正模型能计算增加防治工程后单沟泥石流的危险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沿白龙江流域的泥石流沟中,极高危险区占研究区范围的17.39%,高度危险区占研究区范围的21.74%,且危险区大多集中于白龙江北岸,计算值与野外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然而由于防治工程减危值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对于极高危险区的泥石流沟,应及时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4.
周文兵 《建筑施工》2022,44(1):23-25
结合工程实践,对半逆作先挖后撑法在厚填土深基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基坑支护施工工况的优化,以先挖后撑、逆作法思路为引导,采用半逆作先挖后撑法的施工技术,实现了地上地下同步施工的目的.该施工技术不仅减少了基坑支撑体系工程量,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时节约了项目造价,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白龙江中游地区泥石流拦砂坝的防治效果,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对该地区泥石流拦砂坝的运行现状以及拦砂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区部分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情况严峻,多条泥石流沟存在拦蓄库容不足、拦砂坝坝体破坏严重等问题;②通过对该地区拦砂坝上游泥石流回淤坡度的调查,拦砂坝有较好的回淤缓坡功能,并建立起该地区泥石流回淤坡度的经验公式,即I=(0.4~0.85)I0;③通过对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组成进行实验分析,建立泥石流堆积物的平均粒径比、计算重度比来表征拦砂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果,拦砂坝对泥石流有较好的分选效果,但其拦排临界粒径尚难以准确确定,且其对泥石流堆积物的重度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最后,结合该地区拦砂坝出现的一些工程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泥石流治理工程的修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磷缓释复混肥的制备及其氮、磷缓释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得不同程度磷缓释的复混肥(磷缓释肥),分别测定以水为淋洗剂和以2%柠檬酸溶液为淋洗剂时在特定淋洗装置下水溶性氮、磷及有效磷随时间的溶出率,采用双曲线方程Xt=b a/t对肥料的累计养分溶出率进行分段拟合,在此基础上引入缓释指数评价各养分缓释特性。结果表明:磷缓释肥对磷的缓释作用强于氮,对有效性磷的缓释作用强于水溶性磷;其水溶性氮、磷缓释指数(SR IWN、SR IW P)和有效磷缓释指数(SR IAP)与肥料中加入的缓释剂硫酸镁相对含量(X)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其直线相关系数为0.7414、0.8958和0.9829,后两者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2%柠檬酸溶液几乎能溶出肥料中全部有效磷,从而证明了自制磷缓释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太阳能加热的沼液负压蒸发浓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加热方式(电加热或太阳能加热)、不同参数条件下沼液负压蒸发浓缩的效果,比较了不同因素对沼液浓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随着真空度、初始pH值或加热温度的升高,蒸发速率逐渐升高,NH3-N和TN的保留率和浓度逐渐降低,TP和TK的养分浓缩效果增强。综合考虑体积浓缩倍数、养分浓缩效果和养分保留率,最优组合取温度85℃,真空度90%,初始pH值为5。在真空度90%,沼液初始pH值为5的条件下进行的太阳能加热浓缩试验表明,500 mL沼液体积浓缩10倍用时1.0~1.5 h,氮磷钾养分浓度均接近10倍浓缩,养分保留率均在90%以上,氮磷钾总养分接近液体肥料相关标准DB33/699—2008《有机液体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液体肥料质量安全要求》,太阳能加热负压蒸发浓缩可作为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坝体闭塞程度是透过型拦砂坝拦挡泥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决定着拦砂坝的拦挡效益。目前,对于格子坝拦挡黏性泥石流的设计还处在经验阶段,关于其闭塞类型和临界闭塞条件的研究较少,尚缺乏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室内水槽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格子坝拦挡黏性泥石流闭塞过程及其闭塞判识方法。格子坝的闭塞主要受泥石流容重、格子坝开口间距与水槽坡度影响。格子坝拦挡黏性泥石流存在3种闭塞类型,即全闭塞类型、半闭塞类型、未闭塞类型。给出格子坝的闭塞临界综合判据F,实验结果表明,当F≤0.99时,格子坝表现为全闭塞类型;当0.99F2.92时,格子坝表现为半闭塞类型;当F≥2.92时,格子坝表现为未闭塞类型。同时,结合实验数据,提出格子坝闭塞度的定量计算的经验公式,可用于判识格子坝闭塞情况和格子坝开口间距设计提供依据,并举例说明判识公式的实用价值,可以进一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壳牌长北区块双分支水平井靶前距长,位移大,裸眼段长,摩阻大;同时山西组山2段地质构造变化大,油层薄,施工难度比较大。但该类型井可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使气藏保持较长期的稳产、高产,减少气田勘探开发费用,缩短气田建设时间,取得一系列的经济效益,依旧是气田开发的首选。在该区块已成功完成8口该类型井施工,通过实施工序无缝衔接、设备系统科学维保、井眼轨迹设计的优化和过程精细管控、钻井液体系优化、钻井参数的优选与优配、钻具组合和钻头型号的优选、先进工具的应用等一系列综合提速技术措施,在优快钻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号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在SolidWork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通过V-Basic编程生成配气凸轮轮廓曲线.随后建立了配气机构虚拟样机模型,运用COSMOSMotion分析模块实现了配气机构在3D碰撞接触状态下的运动仿真,得到在不同气门弹簧作用力情况下内燃机挺柱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仿真结果能够预见机构的实际运行效果,验证配气机构凸轮设计的正确性,能指导修正凸轮轮廓线形,完善从动件运动曲线的精确度,快速实现配气机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