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纳米复相陶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复相陶瓷的分类及制备技术,详细地阐述了纳米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了提高其断裂强度、断裂韧性及抗蠕变性等性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聚合物实际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的问题,介绍了固态挤出、固态拉伸等自增强技术的制备流程及其工艺特点。此外,通过分析固态形变过程中试样内部的微观形貌与分子构型,进一步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固态加工过程中的自增强机理。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影响试样增强效果的因素,进一步探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上限,拓宽其在不同领域的高性能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水悬浮法,通过控制料液质量比、包覆温度、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制备了纳米RDX基PBX。使用TG/DSC同步热分析仪研究其热分解特性,并依据GJB 772A—1997分别对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微米RDX基PBX相比,纳米RDX基PBX的DTG峰温提前约0.6℃,活化能降低约2.5 k J/mol;纳米RDX基PBX撞击感度H_(50)为46.3 cm,微米RDX基PBX H_(50)为29.8 cm,相对降低55.4%;纳米RDX基PBX摩擦感度比微米RDX基PBX相对降低21.1%。  相似文献   
4.
管道系统~([1])中,管道工程师需要估算管道热胀量和π型补偿器~([1])尺寸以进行下一步的安装设计。本文基于π型补偿器的计算公式,对工程实例进行π型补偿器的尺寸计算和曲线绘制。且在特定工况下,利用EXCEL VBA编程进行分段式π型补偿器的优化设计,以减少管材消耗以及缩小π型补偿器的安装空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纳米材料的基础应用技术,综述了纳米复合技术在研制新型建材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纳米复合技术在新型功能建筑涂料方面的进展,论述了纳米复合技术应用于制备纳米结构型和功能型复合水泥混凝土的进展和思路,并简单讨论了纳米复合技术和纳米复合材料在其他军民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论述认为,纳米复合技术为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和理论指导,也为研制新型建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向旋转球磨粉碎技术制备了超细木炭、竹炭粉,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并对普通球磨粉碎、双向旋转球磨粉碎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此两种物料,球的大小级配是不同的,应根据粉碎物料的性质而定,球料比按8:1,粉碎腔内装填系数为50%~70%,球磨机的转数与内搅拌器转数之比为1:3时对粉碎效果有利。与普通球磨机、普通搅拌磨进行了对比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双向球磨机粉碎效果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纳米磁靶向复合材料将纳米技术和磁靶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借助纳米磁性材料的奇异特性,在肿瘤的磁靶向治疗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介绍了纳米磁靶向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及应用于肿瘤磁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HLG-5型纳米化粉碎机制备了粒径约为60nm的纳米CuCr2O4,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及形貌,分析了纳米CuCr2O4的形成机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原料CuCr2O4和纳米CuCr2O4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料CuCr2O4相比,质量分数2%的纳米CuCr2O4对AP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可使AP的低温分解峰减弱,高温分解峰温降低67℃,反应速率常数提高数倍,使AP的表观分解热从821J/g提高到1 393J/g,增长率为69.7%。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了一系列空位缺陷浓度(0%,1.56%,6.25%和12.5%)对1,1’-二羟基-5,5’-联四唑二羟胺盐(TKX-50)感度、力学性能和爆轰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TKX-50完美晶体模型和空位缺陷模型,并验证研究所采用的Dreiding力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然后对模型进行几何优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发现,空位缺陷导致TKX-50的内聚能密度减小、总氢键数目减少,表明含空位缺陷的TKX-50感度增加,安全性降低;并且随着空位缺陷的增多,羟胺阳离子间的氢键数目几乎不变,联四唑阴离子上以氧原子为氢键受体的氢键数目与其他氢键相比明显减少。另外,空位缺陷使得TKX-50的体积模量(K)、拉伸模量(E)和剪切模量(G)分别降低了1.530~4.122 GPa、3.066~10.652 GPa、1.216~4.202 GPa,表明随空位缺陷浓度的增加,TKX-50晶体的刚度下降。所有模型的柯西压(C12-C44)为正,表明所有模型均表现出延展性,且K/G值与泊松比(γ)随空位缺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空位缺陷的增多使得TKX-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对纳米Al和微米Al进行表面包覆,制备nano-Al/xero-Fe2O3和micro-Al/xero-Fe2O32种复合材料,并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Al和微米Al表面均被约20 nm的无定形纳米粒子致密包覆;包覆物中的铁氧比与Fe2O3中的铁氧比大致相当。对2种纳米复合材料以及4种相对应的简单混合物(nano-Al+xero-Fe2O3、nano-Al+micro-Fe2O3、micro-Al+xero-Fe2O3和micro-Al+micro-Fe2O3分别进行DSC分析。对于采用纳米Al作燃料的铝热剂,nano-Al/Xero-Fe2O3、nano-Al+xero-Fe2O3和nano-Al+micro-Fe2O3三者的热谱图没有明显差别;对于采用微米Al作燃料的铝热剂,micro-Al/xero-Fe2O3的反应峰温度较micro-Al+xero-Fe2O3和micro-Al+micro-Fe2O3的分别提高了68.1°C和76.8°C。另外,将4种铝热剂(nano-Al/xero-Fe2O3,nano-Al+micro-Fe2O3,micro-Al/xero-Fe2O3和micro-Al+micro-Fe2O3)同时从室温加热至1020°C,对660°C和1020°C时的产物进行XRD分析。从图谱中共检测出Fe、FeAl2O4、Fe3O4、α-Fe2O3、Al、γ-Fe2O3、Al2.667O4、FeO和α-Al2O3共9种晶体物质。据此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方程,并以最小自由能原则推出了每种样品最可能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