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土样中分离出34株脂肪酶产生菌,在维多利亚蓝培养基上初筛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6株菌,复筛出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FM-1,其所产脂肪酶主要为胞内酶,产脂肪酶活力为132 U/g cell。通过反复的驯化培养方式将菌株FM-1驯化成耐甲醇的优良菌株。在甲醇质量浓度为11 mg/L的培养基中驯化后的脂肪酶相对活力为35%,而出发菌株在此环境中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或亚硝酸诱变获得突变株。通过摇瓶分批发酵,对菌株诱变前后发酵产长链二元酸量进行了测定。筛选出能够发酵产酸的突变株12株,其中8株表现出正突变,菌株最高产酸量提高了9.16%。  相似文献   
3.
PVA-SA-活性炭共聚物固定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活性炭共聚物为载体,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活性炭浓度、酶初始浓度、缓冲液pH值、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固定化酶的活性及蛋白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凝胶中加入1 g/dL活性炭制成复合凝胶球,在25 ℃、pH值5.5的条件下对30 mg/mL的酶液吸附12 h,所得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较好.吸附固定的脂肪酶较游离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升高10 ℃,最适作用pH范围变宽,且向碱方向偏移0.2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从土样中分离出34株脂肪酶产生菌,在维多利亚蓝培养基上初筛出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6株菌,复筛出产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FM-1,其所产脂肪酶主要为胞内酶,产脂肪酶活力为132 U/g cell。通过反复的驯化培养方式将菌株FM-1驯化成耐甲醇的优良菌株。在甲醇质量浓度为11 mg/L的培养基中驯化后的脂肪酶相对活力为35%,而出发菌株在此环境中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tropicalis)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或亚硝酸诱变获得突变株.通过摇瓶分批发酵,对菌株诱变前后发酵产长链二元酸量进行了测定.筛选出能够发酵产酸的突变株12株,其中8株表现出正突变,菌株最高产酸量提高了9.16%.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固定化产脂肪酶的发酵性丝孢酵母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碳为载体,采用吸附培养的方法将发酵性丝孢酵母细胞固定化,确定了吸附培养固定化的适宜条件,并测定了固定化细胞的保存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结果表明,在100mL发酵培养基中(250mL摇瓶)添加1.0 g活性碳于30℃、160 r/min吸附培养48h,可吸附较多细胞.将固定化细胞于4℃保存30 d脂肪酶活力无明显下降.用固定化细胞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连续催化5批后酯化率仍超过5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