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平  孙昕  宋思圆  魏丹 《食品科学》2018,39(15):93-100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研究热水、酸法、酶法、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对黄秋葵花多糖提取率和样品结构组成等 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4 种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 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 为:酶法提取((21.90±0.14)%)>酸法提取((15.15±0.07)%)>热水提取((12.60±0.28)%)>超声辅 助提取((12.02±0.37)%)。经酶法和热水提取的多糖样品分子质量较高且特性黏度较大,而超声提取则显著降 低了多糖的分子质量和特性黏度,同时使多糖分子质量的分布更加均一。4 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相同,主要包括 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但单糖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所不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4 种 样品都具有多糖的典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表明,4 种多糖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超声辅助提取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去皮方法对番茄去皮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现有番茄去皮工艺,开发新的去皮方法,以去皮难易程度和质量损失评价去皮效果,比较手工去皮、热水去皮、碱液去皮、功率超声去皮和超声与碱液联用去皮对去皮效果和产品质地、颜色、番茄红素提取率、p 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去皮方法果皮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功率超声去皮较传统的热水去皮和碱液去皮,去皮难度小,质量损失少,且产品品质良好,番茄红素含量较高,而超声与碱液联用去皮较其他去皮方法虽去皮难度小,但质量损失过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功率超声去皮较热水去皮、碱液去皮对果皮角质层的破坏力更大,可能是超声的空化效应使果皮与果肉更易分离,从而降低去皮损失。因此,功率超声去皮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环境友好型去皮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提高果汁含量和选用效果良好的复配增稠剂对柑橘为原料制成的果汁型橙汁囊胞饮料的悬浮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SPME-GC-MS技术对其几种主要香气物质进行了鉴定分析,并研究了其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0.2%黄原胶+0.25%果胶,0.15%CMC+0.2%黄原胶+0.1%果胶,0.1%CMC+0.05%黄原胶+0.1%琼脂和0.1%黄原胶+0.1%果胶+0.1%琼脂等4种不同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对果汁型橙汁囊胞饮料的悬浮效果良好;添加了增稠剂的果汁更加稳定,且为非牛顿流体,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征,且添加增稠剂对橙汁囊胞饮料中的几种主要香气物质的释放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同组成的增稠剂对其影响也不太相同,其中3-蒈烯、d-柠檬烯、β-香叶烯、γ-萜品烯和紫苏醛被检出的含量均出现明显降低,但饮料的表观粘度与香气释放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等摩尔的共轭亚油酸(CLA)和精氨酸(Arg)通过溶解、混合、浓缩和冷冻干燥等步骤制得水溶性的共轭亚油酸-精氨酸(CLA-Arg)复合物,探究了CLA-Arg复合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卵黄脂蛋白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Rancimat法测定不同抗氧化剂对大豆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CLA-Arg复合物对DPPH自由基(IC_(50)2.76 mg/mL)和ABTS自由基(IC_(50)1.43 mg/mL)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在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卵黄脂蛋白过氧化体系的抑制率达到41.8%;在添加量为0.1%时,使得氧化诱导时间延长到1.79 h且高于BHT,从而CLA-Ar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白阳  孟繁英  宋思圆 《中国电梯》2010,(23):45-46,52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上的主要安全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在电梯停止运行或失电时,通过静摩擦或动摩擦原理对曳引机进行机械制动,防止电梯非正常运行。电梯抱闸的开合一般由电磁力控制,因而抱闸线圈回路的通断通常由控制柜中的电气装置,如接触器、继电器等控制。如今接触器的可靠性在不断提高,但接触器的主触点依然存在粘连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果胶多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果胶多糖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85.5 W、料液比1∶40(g/m L),黄秋葵花果胶多糖提取率为12.62%,与预测值相近,说明模型拟合良好,该优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提取的黄秋葵花果胶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黄桃加工中常用碱液去皮方法进行前处理,然而该工艺环节对产品品质定量影响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较缺乏。本文采用"未反应核模型"建立了黄桃碱液去皮的定量化品质模型。通过96种处理【4个浓度(0.2,0.4,0.6,0.8 mol/L)、4个温度(70,80,90,95℃)和6个去皮时间(1,2,3,4,5,6 min)】,建立质量损失模型,以预测质量损失;建立了黄桃碱液去皮时间与温度、浓度和去皮厚度的函数,以预测去皮时间并优化去皮工艺;建立了去皮过程中质地随热效应改变的模型,以评估黄桃质地;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去皮时间随温度、浓度和去皮厚度变化的模型,为指导黄桃碱液去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型的生物包埋技术,用酵母细胞为壁材,以黄秋葵花黄酮为芯材,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包埋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芯壁比4∶1,振荡温度30℃,振荡8 h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较好。在该条件下包埋率可达到64.2%,其中黄酮含量51.396 mg/g。用制得的微胶囊与纯化黄酮、BHT应用于油脂抗氧化,结果黄酮微胶囊抗氧化性最好,表现出缓释性。本研究结果为后续黄酮的应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