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源自常见生食蔬菜黄瓜中肠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EAEC)的分布和耐药情况, 并建立其生长预测模型。方法 将采集的黄瓜样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通过PCR对EAEC特征性毒力基因进行确认, 并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系统进行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以分离鉴定的EAEC为研究对象, 监测其在4、15、25、35℃贮藏条件下在黄瓜上的生长数据, 绘制生长曲线, 采用S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 建立黄瓜中EAEC生长预测模型。结果 自黄瓜中分离到一株EAEC, 携带aggR和astA毒力基因, 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EAEC在黄瓜上的生长用Slogistic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5,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反应EAEC在黄瓜上的生长情况 。结论 黄瓜上存在EAEC污染的风险, EAEC的耐药性进一步加剧生食黄瓜的安全风险。通过Slogistic方程可以有效的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EAEC在黄瓜上的生长预测模型, 对生食黄瓜的加工、供餐等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肠膜明串珠菌ATCC 12291中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lmsp。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M15/pREP4中诱导表达,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进行酶学性质测定和重组酶转糖苷活性的研究。以蔗糖为底物对LMsp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0 ℃和6.5;Km值和Vmax值分别为(34.16±1.219)mmol/L和(370.5±6.049)μmol/(mg·min)。当以葡萄糖-1-磷酸为供体时,对于大多数单糖及其糖醇类受体均具有转糖苷活性,尤其对L-阿拉伯糖具有75%的转化效率。然后通过对LMsp进行同源建模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进行分子改造,并比较酶学性质及转糖苷活性的变化。获得7 个单点和联合的突变体T180A、T219V、P236S、T180A-T219V、T180A-P236S、T219V-P236S、T180A-T219V-P236S,其中突变体T180A、P236S对L-山梨糖的转糖苷活性分别有13.7%和15%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LMsp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和对L-阿拉伯糖的高转糖苷活性,并且获得了对于L-山梨糖转糖苷活性提高的突变体,丰富了有关于蔗糖磷酸化酶的性质,并且对该酶的分子改造提供了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海南酸瓜中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并探究其发酵液与壳聚糖复配处理对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MRS培养基结合生理生化特征从酸瓜中分离植物乳杆菌,通过牛津杯法筛选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对菌株进行确认。以芒果为保鲜对象,分别用菌株发酵液、壳聚糖、菌株发酵液-壳聚糖复配液进行处理, 25℃贮藏12 d,每2 d取样,测定好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 (vitamin C, VC)、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的变化,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芒果的保鲜作用。结果 从海南传统发酵食品酸瓜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抑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R2。菌株发酵液、壳聚糖、菌株发酵液-壳聚糖复配液3种处理方式对芒果均具有保鲜效果,均能有效提高芒果好果率,降低失重率,减缓VC的损失,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而减缓芒果腐烂,其中菌株发酵液-壳聚糖复配液的保鲜效果最佳。与CK组对比,在贮藏第12 d时,菌株发酵液-壳聚糖复配液处理组的好果率高40%,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降低了4.4%和3.1%,可滴定酸下降趋势减缓,V...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不同温度下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在生菜和圣女果表面的生长特性,为生食蔬果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4、15、25和35℃),在生菜和圣女果表面定量接种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并定时检测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使用Origin 8.5软件拟合生长曲线,建立修正的SGompertz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对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修正的SGompertz模型的相关系数R2大于0.98,残差平方和小于0.15476;二次多项式模型评价因子R2大于0.91,偏差因子(bias factor, Bf)在0.90414~1.13815之间,准确因子(accuracyfactor,Af)在1.13745~1.84569之间,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不同菌株在同种基质上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表现为稳定期菌落数和最大生长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达到相对最大生长速率所需的时间随温度降低而延长;不同基质上的生长规律存在差异,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在圣女果上的生长速率极快,最短时间(3~4h)即可到达稳定期;而在生菜上生长更为旺盛,稳定期菌落数最高可达106 CFU/g。结论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