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原花青素对细胞膜氧化受损的抑制作用以及浓度和抑制程度之间的关系。将兔血制成1%红细胞(RBC)悬液,制造H2O2氧化模型,再加入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溶液,最后测定红细胞溶血量、膜的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原花青素浓度的增高,溶血百分比相应的增大。浓度为0.2 mg/L~0.4 mg/L的原花青素对脂质氧化抑制效果最明显。原花青素可以抑制细胞氧化损害,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和原花青素的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磷脂酶D(PLD)催化大豆磷脂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S)反应是在油-水两相体系中进行的,大豆磷脂(PC)溶于有机相中,L-丝氨酸溶于水相中,但反应过程中产生副产物——胆碱,抑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需及时移除胆碱.本文主要采用反复分批式反应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考察了增大底物PC的浓度,PS的收率大大降低.低底物PC浓度下,添加不同浓度胆碱,转酯速率及PS收率都降低;高底物PC浓度下,采用反复分批式反应去除胆碱,转酯反应速率提高38%,PS收率达67%.研究表明反复分批式操作是一种生产磷脂的新型工艺,其中PS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而且重复10次反应后,固定化酶活力仍保持58%,纳米SiO2固定化磷脂酶D较好地适用于反复分批式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