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栎淀粉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X射线衍射仪、粒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光光度计、质构仪等对白栎淀粉的结构及性质进行研究,并与玉米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栎淀粉颗粒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3.15μm,结晶结构属A型,直链淀粉含量18.90%,糊化温度为72.3~84.7℃;白栎淀粉溶解性和膨润力高于玉米淀粉;白栎淀粉糊具有透明度低、凝沉性大、冻融稳定性差、黏度小、酶解率较高的特点;质构分析表明白栎淀粉糊凝胶强度较大,质地和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2.
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注入-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制备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制备鱼油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磷脂浓度29 mg/mL,m(磷脂)∶m(鱼油)∶m(胆固醇)∶m(吐温-80)=10∶2∶2.5∶1,微射流压力150 MPa,微射流处理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6.9%,平均粒径128.1 nm,Zeta电位-20.11 mV。乙醇注入-动态高压微射流法制备的鱼油纳米脂质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多分散指数0.258),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野生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以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鄱阳湖野生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45:1、乙醇体积分数71.2%、超声时间39.5min、提取温度72℃、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3.623%。  相似文献   
4.
姜颖  涂宗财  陈媛  王强  李志  尹月斌 《食品科学》2010,31(24):62-65
为拓展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的应用,采用该技术对香菇子实体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预处理条件优化,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研究此预处理方法对香菇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在140MPa、料液比1:60(g/mL)条件下多糖得率达到最高值6.75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香菇多糖提取效率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玫瑰茄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采用pH示差法对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80 W。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花青素得率为0.566%。与传统浸提方法相比,得率提高了14.3%,且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