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稀  屠永坚  周赳 《纺织学报》2021,42(12):63-69
为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织锦,通过分析地结型纬二重结构织锦的结构特征和技术限制,提出基于2比1纬排的纬二重遮盖结构与影光组织相结合的数码提花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分为显色表纬为乙纬和甲纬2部分,针对2种遮盖原理设计2组表、里纬组织和对应遮盖技术点,其中表组织设计采用位移法和叠加筛选法,并通过影光加强法设计2个组合组织库。最后通过设计实践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织物的色彩表达能力,可在同一织物上实现以甲纬渐变为主、乙纬渐变为辅的2种渐变色彩效果,为传统提花织物的数码化创新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周赳  屠永坚 《纺织学报》2008,29(4):54-57
随着数码提花织物分层设计模式的提出,可以通过数个单层结构的组合来设计具有丰富混合色彩效果的提花织物。通过设计实践,对有彩数码提花织物结构设计环节中的主要技术因素,即全息组织和组合织物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组合方法与织物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以设计实现彩色数码提花织物的彩色影光效果为目标,提出合理的织物结构设计和组合的方法,为彩色数码提花织物创新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地区贸易集团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绿色贸易等壁垒进一步增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从最初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到产业链配套优势,再到产业集群化大发展,中国纺织业一直在积极地向前发展.但是,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纺织大国,却不是纺织强国.“中国制造”的纺织服装产品遍布世界各地,然而其纺织品在国际行业上的影响力却不尽如人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将这种现象概括为:中国纺织业缺少“话语权”.缺少“话语权”正是行业竞争力不足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提花织物渐变显色的混色色彩效果,结合经纬共同显色的提花织物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组经和双组纬的丝线配置,以提花织物的双层结构为基础,通过经纬丝线的相互配合来表达提花织物的渐变显色效果。文章分析了提花织物双层结构的变化特点和提花织物渐变显色的技术要求,在满足提花织物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要求下将两者结合,提出了双经双纬渐变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针对提花织物渐变效果的显色色卡进行设计实践,构建起色卡组织模型和色卡组织库,实践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织物结构可以用于开发具有渐变显色效果的提花织物新产品。  相似文献   
5.
数码多色经提花织物组织结构的规范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赳  屠永坚 《丝绸》2005,(6):11-13
在数码技术条件下,数码多色经提花织物规范化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提出,为多色经织物的创新设计开辟了捷径,其中色彩设计和织物结构设计是两个技术关键问题,文章突破传统设计观念,对数码多色经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组织库设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真丝纱线的MAA接枝增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甲基丙烯酰胺(MAA)作为真丝纱线的接枝增重单体,探讨影响增重率的各种因素,得出了接枝增重的优化工艺:单体MAA浓度为60%(owf)、引发剂KPS 4.74%(对单体重)、甲酸调节pH=3、非离子渗透剂A4g/L、浴比1∶20、80℃反应90 min;真丝纱线接枝增重后,纤维表面变粗糙。  相似文献   
7.
事件引导下的纺织品创新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丰富,以物的设计为理念的传统纺织品设计方法逐渐难以满足纺织品个性化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基于物的设计的传统纺织品设计的基本特点和不足;以纺织品“设计营销一体化”模式为基础,提出基于事的设计的纺织品创新设计原理,通过对事的设计的设计要素(设计元、设计向、设计节)界定、设计流程和方法分析,来建立基于事的设计的纺织品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论构架;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来诠释基于事的设计的纺织品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信息化时代的纺织品创新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