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当施肥是实现烤烟优质丰产的关键环节,施肥原则提法恰当与否关系颇大。所谓原则,按人们通常的理解,大致有两层意义,首先原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能违背的。以烤烟来说,违背了施肥的原则,就不能实现优质高产。其次,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普遍推行的。据此而论,我认为把“农肥为主,化肥为辅”和“重施基肥”作为施肥原则是不妥当的。一、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有部份生产队或有的生产队的部份烟地,不能保证在烤烟上增施农肥。有的肥源不足;有的人少土地多,  相似文献   
2.
对烟叶质量的再认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3.
我省烤烟移栽期多处于旱季末期或雨季初期。这时日照强烈,空气干燥,多数年份需要抗旱栽烟。健壮的烟苗,特别是根系良好的烟苗,对提高移栽成活率极为重要。我省群众经验,要实现优质适产,就要栽成“中棵烟”。“中棵烟”首先要求烟株生长整齐一致,即群众说的“棵棵一个样,丘丘一个样”,而这与烟苗健壮、移栽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我省多数烟区的烟苗没有达到壮苗标准,是生产上的  相似文献   
4.
一、壮苗标准与育苗要求烟区的群众说:“苗好一丘,烟好一片”,“苗好一半收”,说明烟苗健壮与否,直接影响到移栽后成活率的高低和成长的好坏,影响到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培育壮苗是夺取烤烟优质稳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用叶片长宽比值计算烤烟叶面积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烤烟叶面积的大小对烟叶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有直接关系。据我所试验,烤烟采收叶面积系数以4.5左右为宜,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能兼顾质量,过大过小都会使产量下降或品质变劣。要知道叶面积系数,就需要通过实际测定。迄今为止,叶面积的测定大都采用摘叶  相似文献   
6.
1984年我们利用稻田育苗,进行不同留苗密度的试验,得出初步结果,以苗距2.5寸的较好。在此基础上,1985年改用旱地育苗,以观察不同苗距对烟苗素质的效应。试验处理苗距分1.5寸、2寸、2.5寸、3寸。苗床整理表土捶板,上铺营养土1寸,每处理小区面积1.25平方米。3月18日播种,苗床供水全部采用浇水,5片真叶前施化肥,5片真叶后追粪水两次,间苗2-3次(密度小的多间苗一次)。3片真叶后烟苗遭受大冰雹危害,以  相似文献   
7.
拙作《烤烟烘烤技术改革初探》(见《中国烟草》1987年第2期)发表后,引起同行关注,许多地区作了验证,个别省更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一般反映效果良好。但由于有些问题没有说清楚,也产生了一些误解。如我们把温湿度计放在烤房的底台,而许多烟区则放在第二台(二棚),致使温湿度不易达到我们提出的要求。同时,我们原来试验时用的烤房只有5台;1987年我所张卫民同志曾遇到过7台的烤房,其上下层的温差比5台的大,他摸索出一套办法,使台数多的大中型烤房仍可用新法把烟叶烤好。因此,对烟叶的新法烘烤特作  相似文献   
8.
怎样栽成中棵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中棵烟,就是通过栽培技术措施,使烟株生长中等,这样烟叶产量和品质都有保证。中棵烟的田间长相是:烟株生长整齐一致;植株高度中等,红花大金元打顶后株高1米至1.1米;G28打顶后株高90厘米至一米。81年对红花大金元的研究结果,初步认为,以中棵烟的标准来衡量,其最大叶长宽为65×29厘米左右,顶叶长宽53×15厘米左右,茎径2.9厘米左右,田间最大叶面积系数3.5左右。栽成中棵烟后叶片退色好,进烤房耐烤。  相似文献   
9.
烤烟科学施肥方案及其几点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我省制订了全省性的烤烟施肥方案,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而确定不同的施肥量。肥田肥地亩施厩肥或堆肥1600—2000斤,或浇粪水2—3次,油枯40—70斤,复合化肥16—20斤,普钙或钙镁磷肥30—40斤,硫酸钾20斤或草木灰200—300斤。中等肥力田地比肥田肥地每亩增施复合化肥20斤。瘦田地每亩再  相似文献   
10.
烤烟薄膜地面覆盖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日本和我国其他省区经验,薄膜地面覆盖栽培具有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和增加产量等效果,为了探索烤烟薄膜地面覆盖的栽培方法,增产效果及存在问题,我们于1980年作了此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