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品工业是目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食品添加剂是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角色,是食品工业方面的新增长点。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文章对食品添加剂的基本信息和内涵及其在日常食品加工中所起的作用,有关食品添加剂新兴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行业现状进行措施改善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超声辅助提取灵芝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比找出最优溶剂水及最佳提取方法超声波提取法,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工艺水平,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水浴温度对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实验法找出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为160 W、超声时间为25 min、超声温度为50℃、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为60℃,利用此工艺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5.48%。  相似文献   
3.
4.
人造奶油是一种一种油包水(W/O)乳状液体,风味独特,口感细腻。植物油价格便宜,成分稳定,广泛用于人造奶油生产。目前对于植物油基人造奶油的总结尚少,本文综述植物油基人造奶油的研究现状、技术及工艺,为进一步发展植物油基人造奶油的生产与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应用于油脂精炼脱色的方法有很多,如今应用最广泛的是吸附脱色。吸附脱色是米糠油精炼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也是生产高等级米糠油的难点之一。文章以高酸值的米糠油为原料,采用常压下的活性白土加活性炭探讨了米糠油的脱色,并进一步探索了其常压下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挤压和糖接枝改性的方法对大米蛋白功能性及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挤压条件下挤压的大米蛋白与葡聚糖的糖接枝反应,分析了不同挤压改性的大米蛋白对糖接枝反应接枝度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在挤压温度90℃、大米蛋白水分含量35%,螺杆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挤压的大米蛋白与葡聚糖接枝得到的复合物,接枝度最大为(17.6±0.3)%,试验测定接枝度为(17.6±0.3)%共聚物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及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与天然大米蛋白相比,挤压的大米蛋白与葡聚糖接枝复合物的溶解性在较宽的范围内显著增加,增加了8.4%~76.6%,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增加了62.2%和73.9%,表面疏水性降低了69.5%。同时,试验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SDS-PAGE电泳、扫描电镜等方法和手段分析了大米蛋白亚基结构及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挤压糖接枝反应显著改变了蛋白亚基结构,α-螺旋、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含量分别增加了24.4%、26.0%和19.9%,而β-折叠结构含量减少了15.0%,SDS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挤压后大米蛋白与葡聚糖接枝反应物的条带51.0 ku和80 ku~82 ku亚基带变得模糊,并且在分离胶和浓缩胶分理处出现大分子量分子,说明有共价连接大分量聚集物生成,扫描电镜分析了表观结构变化,表明挤压和糖接枝对蛋白结构改变显著。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以市售的酸菜、香肠、酸奶、酱油、泡菜等为材料,用碳酸钙-MRS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乳酸菌。将菌株接种到含胆固醇标准液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出一株降胆固醇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结合革兰氏染色、菌落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等鉴定其为干酪乳杆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casei L1。进一步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不同因素对胆固醇降解率的影响。最后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温度36℃、摇床振荡转数170 r/min、培养时间22 h条件下降解胆固醇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43.6%。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花生蛋白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酶法和挤压协同酶解三种方法分别对花生蛋白进行改性处理,系统阐述了三种方法对花生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花生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并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水解度、巯基含量和二硫键含量对花生蛋白的结构、分子量和水解程度进行分析,揭示不同处理方法对花生蛋白理化的影响规律,阐明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下花生蛋白功能及结构特性均发生变化,挤压协同酶法处理后的花生蛋白的理化性质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