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建立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使用甲基丙烯酰胺(MAA)单体对桑蚕丝进行接枝反应,得到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接枝蚕丝纤维组样.分别应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系列接枝蚕丝纤维进行表征与分析发现,在表征曲线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峰,且随接枝率的增加,新特征峰面积逐渐增大.采用Origin9.1数学分析软件中的Gaussian分峰...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维和PLA纤维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采用高、中、低温3类分散染料,对2类纤维织物的染色升温速率曲线、提升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PLA与PHBV两相分离,PLA相具有与PLA纤维相似的晶型结构,其结晶度较高,而PHBV相中形成较低的结晶;与PLA纤维相比,共混纤维的熔点较高,玻璃化温度稍低,因此其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上染平衡;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共混纤维织物的表观染色深度几乎是PLA织物的2倍;2类纤维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性能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3.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以高中生物新课程<伴性遗传>一节为例,就如何对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的指导进行了探索,并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课件准备、教学过程实施五个方面,对指导过程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纳米ZnO∶(Al,La)棉织物红外隐身整理液分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磨方法制备纳米Zn O∶(Al,La)水分散液,试验中选用粒度分析、沉降试验以及Zeta电位等技术手段探讨了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对Zn O∶(Al,La)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磨方法可有效地降低Zn O∶(Al,La)的粒径,并得到稳定的分散液.其中阴离子型分散剂聚羧酸钠因空间位阻和静电稳定双重作用对纳米粉体具有很好的分散效果.采用该分散液制备成涂料,再以该涂料制备的涂层棉织物有良好的红外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5.
锦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活性染料一浴染色时染色温度、染浴酸碱度、电解质及纯碱用量等对锦纶、棉组分上染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较佳同色性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了较好地了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接枝蚕丝的染色性能,作者通过热综合、红外光谱和X-衍射这三种方法,对增重蚕丝与未增重蚕丝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其活性染料的上染与固色速率曲线、提升性等染色性能,并与未增重蚕丝作比较。结果表明,接枝增重并未改变纤维内部的晶型结构和丝素主链的分子结构,而结晶度有所降低,对活性染料的吸附性和提升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polyMAA-SF)的定量分析模型,本文通过自由基引发方式将甲基丙烯酰胺单体(MAA)与蚕丝接枝聚合,得到梯度接枝率的蚕丝组样,使用DSC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接枝后的蚕丝在DSC曲线中出现新的吸热峰,新峰面积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DSC分析方法作基线,建立新峰热焓比值与接枝率(称重法)的线性关系函数模型,并采用已知接枝率polyMAA-SF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DSC定量分析得到的蚕丝接枝率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函数模型适用于蚕丝接枝率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腰凳型婴幼儿背带的服装压力分布不均现象,采用自行研发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在人台肩部、背部和腰部共12个测量点分别植入薄膜型压力传感器并测量压力值。结果表明,穿着腰凳型背带时肩部压力最大、腰部次之、背部最小,各部位压力随婴儿体重增加而增加,总压力超出婴儿体重;同一负重水平下,穿着摩擦因数较大的服装面料时,背带在人体各部位上造成的压力较小;在同一人体部位、不同测量点上,随负重水平上升而出现压力分化现象。在各个部位的分化点添加高密度海绵垫片,各部位压力不匀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相关产品的改进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散染料热迁移所造成的色光变异及牢度下降问题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分析了纤维品种、染料分子结构以及助剂对分散染料热迁移性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热迁移现象的一些方法与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分散染料耐热迁移性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预施碱活性染料印花工艺,选用四只含固率不同的聚丙烯酸类合成增稠剂,研究其流变性能,以及活性染料和其他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探索FL型活性染料印花的固色率和脱糊性能。结果表明,增稠剂品种的优选和专用助剂的添加,可提高活性染料印花的固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