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个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一个形成年龄。地球的年龄据推测已经有46亿年了,而地球上已确定的最老的岩石有42亿年历史。缅甸翡翠作为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显然也有一个确定的形成年龄。然而.过去给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翡翠矿床的形成年龄缺少可靠的测试数据支持,基本上是处于一种猜测.而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这个猜测也被证明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翡翠具有苍翠欲滴的绿色、细腻温润光亮的质地和富有表现力色彩的质地变化而被公认为“玉石之王”,即玉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在常人眼里,翡翠或是昂贵奢华之首饰,或是尊贵大气之大型玉雕,或是闲情逸致之摆件等。然而,翡翠能否作为观赏石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采用宝石显微镜、电子探针及其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研究了目前市场上的一种铅玻璃充填红宝石样品,重点分析了其固体包裹体的成分、形态、分布等特征以及铅玻璃充填物.该红宝石原石样品为暗红色-浅红色,透明-半透明,以六方柱状为主,未见或少见桶状或腰鼓状.研究结果显示,样品经过了铅玻璃充填与热处理,但处理温度较低,其矿物包裹体没有明显的热熔现象.其矿物包裹体有金红石、锆石、磷灰石、云母以及尖晶石等.其中,金红石包裹体可分为先成与同生两种,先成金红石包裹体可见破损现象,同生金红石包裹体主要呈短柱状,部分为长柱状.最后,对该红宝石样品中包裹体的成因及其可能产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发饰、颈饰、耳饰、手饰、冠饰、带饰、配饰这些中国古代首饰所蕴藏的吉祥寓意.中国古代首饰通过寓意、谐音、感悟、指物会意、禅意宗教等方法创造吉祥寓意与图形的完美艺术结合,把一些自然景观与现象理想化、人格化,使天地与人的关系始终贯穿审美、道德和伦理中.作为艺术品,它们集合了高超的工艺技术、饱含了创作人的心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翡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对于透明度较差的翡翠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对于高透明度翡翠,影响十分显著。在这些杂质中,有一种似棉絮状的行内称作“白棉”的白色物质,这种物质不是普遍出现,但是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影响翡翠的观感(图1)。笔者对这种白色物质的结构、成分及其宝石学意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来提拉法合成刚玉晶体可重达近百公斤。先进合成工艺生产出的无色刚玉内几乎不见弧形生长纹和拉长气泡。该合成品可以加工成刻面宝石,但目前还没有进入珠宝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批量的该合成品或相似品出现。通过对该类合成无色蓝宝石和天然浅色蓝宝石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的常规宝石学特征、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相似,难以区分。但包裹体特征观察很有效,天然浅色者几乎都有晶体包裹体、愈合气液包裹体等,而合成者几乎无任何包裹体。当天然无色蓝宝石无瑕时,区分有难度,需要运用其它测试方法。红外吸收光谱和DiamondviewTM可以用来鉴定二者,阴极发光显示微弱的鉴别特征,可作为辅助鉴定依据。市场交易需要警惕合成无色刚玉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缅甸翡翠中"Cr的淡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缅甸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Cr的淡化"现象,探讨了该现象在翡翠绿色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及意义.缅甸翡翠中"Cr的淡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铬铁矿→钠铬辉石,该阶段是交代反应,形成冠状和柱粒状结构;(2)钠铬辉石→铬硬玉,该阶段是交代-置换反应;(3)铬硬玉→含Cr低的硬玉[ w(Cr2O3)约为0.3%],该阶段是重结晶置换反应;(4)含Cr硬玉进一步淡化,本质上该阶段是第三阶段的延续.缅甸翡翠中"Cr的淡化"受相邻矿物种类、剪切应力所致的后期变质变形机制和强度以及p/t条件和流体等因素的影响.在缅甸翡翠中,"Cr的淡化"贯穿翡翠形成过程的始终.用"Cr的淡化"能很好地解释缅甸翡翠绿色具独特色形、颜色浓淡变化大等特征,对于认识翡翠绿色及其变化、解析以及评价翡翠原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印章石资源的分布与特点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印章石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进行了综述,论述了我国印章石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探讨了我国印章石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的印章石矿床大都分布于东南沿海浙闽赣几省上侏罗统的火山岩中,矿物成分上以迪开石、高岭石和叶蜡石等粘土矿物为主,成因上都属火山期后热液蚀变或岩浆侵入期后热液蚀变作用的产物,且含矿围岩多以中生代中酸性陆相火山岩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统一规划、加强印章石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后继印章石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合成仿绿松石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民族风、宗教因素等的流行,颜色诡异而美丽的绿松石成为了时尚界的新宠,被时装设计师、流行饰品制造商广为采用。然而,市场上的优质绿松石资源短缺,颜色偏绿的中低档绿松石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在一些亚洲国家,蓝色被视为吉利。优质绿松石为天蓝色,无裂隙,而颜色变绿则被认为是厄运的征兆。受文化的影响,推广颜色发绿的中低档绿松石饰品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缅甸硬玉岩的结构与显微构造:硬玉质翡翠的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光海  崔文元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6(3):8-11,28,F005,F006
对翡翠的结构及其成因进行了评述. 依据其形成阶段及岩相学特征将缅甸硬玉岩的结构首次分为三大类: 原生结构、变形变质结构及后生充填结构. 依据各大类结构的具体特征作了进一步分类, 对每一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并对每种结构的宝石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强调了变形变质作用是翡翠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指出多期、多阶段性和变形机制因硬玉岩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出现明显差异, 从而导致翡翠具有独特的场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