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8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6 种东北地区红树莓果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北地区6 种红树莓果实加工后的果渣提取物为实验材料,研究其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宝石红果渣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4.18、3.71、15.28 mg/g;哈瑞太兹果渣提取物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为0.68 mg/g;菲尔杜德和野生果果渣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与VC接近;除哈瑞太兹外,其他品种红树莓果渣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radical,ABTS+·)的清除率均大于VC。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果渣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原花青素、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较大;而对ABTS+·的清除率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较大。在6 个红树莓品种中,菲尔杜德和野生果果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对大孔树脂纯化榛子壳棕色素的条件进行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对榛子壳棕色素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D101树脂对榛子壳棕色素的纯化效果最佳。对D101树脂的纯化条件进行了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样液pH=4.0,样液稀释倍数为25倍,上样体积为110mL,上样流速为1.5~2.0mL/min;洗脱剂为70%的乙醇,洗脱流速为1.5~2.0mL/min,以上为最佳纯化条件。经D101纯化的色素,色价从22.3提高到了46.8。  相似文献   
3.
红树莓薏米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树莓薏米复合保健饮料的配方及稳定性。以红树莓汁、薏米汁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与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复合饮料的配方,同时对复合饮料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红树莓薏米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树莓汁25.92g,薏米汁24.90g,白砂糖5.64g,水143.54g。在此复合饮料中添加0.09%黄原胶和0.03%瓜尔豆胶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具有最佳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为树莓及薏米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的工艺及配方。  相似文献   
4.
RP-HPLC法测定东北地区6 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慧  李亮亮  吕长山  王金玲 《食品科学》2016,37(22):126-130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6 种红树莓果实中草酸、酒石酸、柠檬酸、DL-苹果酸和乳酸5 种有机酸的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inoChrom DS-B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 KH2PO4溶液(pH 2.60,97∶3,V/V),流速0.6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5 种有机酸都被有效地分离,各种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 3~0.999 9之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在0.20%~1.53%(n=5)范围内;回收率为98.83%~105.42%,相对标准偏差为0.06%~1.00%。测得6 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含量为1 058.41~1 825.45 mg/100 g,草酸、乳酸、DL-苹果酸含量较低,未检测到酒石酸。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菲尔杜德’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 化液的组成成分,同时采用3 个体外抗脂质过氧化指标研究了其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多酚 中可能含有黄酮类、花色苷、糖苷类物质,初步鉴定出红树莓多酚中含有原花青素B2、芦丁、水杨酸和鞣花酸4 种 酚类物质,且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中多酚组成具有差异性。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 围内,红树莓多酚粗提液和纯化液对Fe2+诱导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组织 匀浆自发脂质过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红树莓多酚粗提液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强于纯化液。红 树莓多酚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和途径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畅  冯建文  旷慧  王金玲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3):143-147,152
以红树莓、柚子为主要原料,对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并结合感官评价的方法,确定了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其次,通过单一稳定剂的选择及稳定剂的复配,确定了复合果汁的最佳稳定剂及添加量;最后对复合果汁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为:红树莓汁45 g,柚子汁30 g,白砂糖8 g,加水至总量100 g,此时感官评分为88.63;最佳稳定剂及添加量为:以0.12 g黄原胶与0.09 g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复合稳定剂。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可溶性固形物为11.2%,总酸为0.2~0.3 g/L,均符合国家饮料食品标准;且口感酸甜,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红树莓多酚的醇法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慧  迟超  吕长山  王萍  赵鑫  王金玲 《食品科学》2016,37(10):88-93
以‘菲尔杜德’、‘宝石红’红树莓果实为原料,采用醇法提取红树莓多酚。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优化醇法提取红树莓多酚的工艺参数,同时采用邓肯多重范围检验法检验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菲尔杜德’红树莓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pH 6)、提取温度45 ℃、料液比1∶6(g/mL)、提取时间3.5 h、提取2 次;‘宝石红’红树莓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5%(pH 6)、提取温度45 ℃、料液比1∶5(g/mL)、提取时间3.5 h、提取2 次。在此条件下,两种红树莓多酚提取量分别为(373.78±4.08)、(287.08±4.91)mg/100 g。该工艺可靠、稳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柴达木大肥菇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柴达木大肥菇子实体多糖、发酵液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并将三种多糖按照100 mg/kg的剂量分别灌胃小鼠35 d,灌胃结束后分析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力竭游泳结束后小鼠血液中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中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乳酸(lactic acid,LA)含量、肝糖原(hepatic glycogen,HG)含量变化的差异性,研究柴达木大肥菇多糖的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从子实体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porocarp,PS)、发酵液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fermentation broth,PFB)和菌丝体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mycelium,PM)中均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PS组、PFB组和PM组中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分别是空白对照组(29.65±1.92 min)的1.93倍、2.33倍和3.03倍。PS、PFB和PM均能提高小鼠血液中Hb、血清中LDH含量和肝脏中HG含量,降低小鼠血清中BUN和LA含量,且PM的效果最明显,PM组小鼠血液中Hb、血清中LDH、BUN、LA和肝脏中HG含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36.72±15.20 g/L、9.95±0.32 Ku/L、16.28±0.04 mmol/L、17.61±1.29 mg/g)的2.19倍、1.27倍、0.26倍、0.38倍和3.05倍。本研究结果说明柴达木大肥菇PS、PFB和PM具有抗疲劳作用,可以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缓解运动疲劳,且PM的抗疲劳效果优于PS和PF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