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探针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ccuProbe基因探针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结果表明,采用该基因探针方法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特异性强,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鉴定时间仅需30min,采用增菌肉汤检测低限为7.5×107cfu/mL。对206个样品检测结果表明,AccuProbe基因探针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检测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副溶血性弧菌的荧光逆转录PCR方法并研究其毒力基因表达.方法 将副溶血性弧菌AS079菌株添加到陈化海水中,4℃冰箱内培养,使其进入VBNC状态,针对其管家基因、鉴定基因和毒力基因分别设计实时荧光逆转录PCR引物,通过不同的PCR反应程序和引物浓度组合试验,摸索最佳反应体系条件,用于VBNC状态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和毒力研究.结果 用所建立的检测VBNC状态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方法,对接种于陈化海水培养的不同时期的AS079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扩增,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毒力基因tdh2和鉴定基因toxR表达水平持续下降,但即使细菌进入VBNC状态,这两个基因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扩增,说明以toxR基因和tdh2基因对进入VBNC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测和毒力研究方法可行.灵敏度试验表明,鉴定基因toxR的最低检测限可达到48 cfu/ml,研究毒力基因tdh2的表达需要细菌浓度至少为4.8×102cfu/ml,同时试验证明此方法与其他相近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快速、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适用于VBNC状态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和毒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恒温实时荧光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进出口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结合ESEQuant tube scanner来对扩增结果进行实时检测。结果显示:该引物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1-10 CFU/反应,约为荧光PCR的100倍)。126株副溶血性弧菌,恒温荧光法检测出126株,荧光PCR的方法检测出121株。恒温实时荧光检测仪与荧光PCR仪类似,均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监测和熔解曲线分析,表明该恒温实时荧光检测仪可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的临床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4.
盒装巴氏奶货架期的快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阻抗法进行盒装巴氏奶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巴氏奶货架期与细菌数对数值密切相关,在30℃、6h预培养下加样300,400μL及37℃、6h预培养下加样100-400μL进行阻抗测定,建立回归方程式均可快速准确地进行盒装巴氏奶货架期预测,整个预测过程耗时14-20h.  相似文献   
5.
针对副溶血弧菌常见的11种毒力基因(tox R、Collagenase、tox S、trh、tdh、tlh、Ure R、Fla A、omp W、Asp A、fur),建立了两套六重PCR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环境分离株和水产品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调查。在调查的248株副溶血弧菌中,鞭毛丝蛋白基因Fla A、外膜蛋白基因omp W和铁吸收调节蛋白基因fur的分布最广(100%),其次为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sp A(99.60%),胶原蛋白酶基因Collagenase、不耐热性溶血毒素基因tlh以及毒力调控基因tox R和tox S的分布率均在90%以上且tox R和tox S的分布极为相似,尿素酶基因Ure R的分布极少(1.21%),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在这248株副溶血弧菌中没有检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能快速、高效地检测多个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为副溶血弧菌的毒力机制研究和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他国的实践上,WTO成员可以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应对不利于本国的技术贸易措施。日本农业化学品残留新制度"肯定列表制度"中的"一律标准"已经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本文根据"一律标准"违反《SPS协议》条款的情况,分析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日本"一律标准"采取诉讼措施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WTO诉讼程序应对"一律标准"将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建立并运用酶联免疫法直接测定家禽组织盐酸克仑特罗含量,调查了广州市场6种活鸡鸡肉及鸡肝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结果表明:6种活鸡鸡肉及鸡肝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为155.27±81.17~322.00±127.56ng/kg,符合残留低限,平均回收率为94.30%,酶联免疫法可快速、准确测定家禽组织中盐酸克仑特罗含量。  相似文献   
8.
阻抗法快速预测盒装巴氏奶货架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阻抗法进行盒装风行巴氏奶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风行巴氏奶货架期与细菌数对数值密切相关。在30℃、6h预培养下加样100、200μ1及37℃、6h预培养下加样100-400μ1进行阻抗测定,建立回归方程式可快速准确地进行盒装风行巴氏货架期预测,整个预测过程耗时11-14h。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获得体外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对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的活性耐药菌株,研究诱导其产生耐药的盐酸沙拉沙星最低浓度,为评价食品中沙拉沙星残留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提供依据。方法设置盐酸沙拉沙星0.001、0.002 5、0.005、0.025、0.05、0.1μg/ml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NaOH溶剂对照组,采用NCCLS法测试最小抑菌浓度,对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耐药诱导,耐药判断为≥8×MIC(0.25μg/ml)。对产生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的gy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焦磷酸凝胶测序法鉴定gyrA基因常见5个位点观察突变。结果盐酸沙拉沙星在0.005μg/ml水平传到第10代时,MIC增大32倍,抑菌浓度增加到1μg/ml,耐药菌增殖停止;传到第25代时,鼠伤寒沙门菌gyrA基因Ser83位点发生突变,获得多株稳定、有生物活性的耐药菌株。沙拉沙星浓度≥0.025μg/ml时,细菌不生长;沙拉沙星浓度≤0.002 5μg/ml时细菌生长,不产生耐药。结论沙拉沙星浓度为0.005μg/ml时可体外诱导鼠伤寒沙门菌产生耐药,经传代后获得具生物活性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分离自食品样本中的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DiversiLab分型,研究其基因特征和聚类分布,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iversiLab自动分型系统扩增广泛分布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并在Agilent2100自动生物分析仪上对扩增产物进行微流体电泳分离,然后使用DiversiLabSoftware软件实时分析和处理数据,对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DiversiLab分型系统将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26个型别,其中P1型包含菌株n76、n78和n71;P2型包含z78、z60和g75菌株;P3型包含菌株n61、z77、g31;P4型包含菌株0868和10786;P5型包含菌株6’-3600和13-3462;菌株1167、11219和z12属于P6型;菌株n73和n75属于P7型;菌株1151和11059为P8型;菌株3-1154和0979为P9型;菌株11-2063和6-1310为P10型;P11型包含菌株z67、z63、z64、z61和z36;其余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每一个菌株被分为一个单独的型别。结论:DiversiLab分型结果准确揭示了44株来自食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Diversilab自动化分型技术方便快捷、结果可靠,是监测分析食源性致病菌和对食源性疾病溯源及预警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