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工作规律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规律,就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温度对煤岩静、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箱式氛围炉在准真空环境下对直径50 mm,高度分别为100和50 mm的2组无烟煤试样进行8种温度水平的热处理(20℃~500℃),然后分别利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对2组试样进行静态单轴压缩和动态冲击试验。此外,还通过扫描电镜和压汞试验获得各种温度后煤样的SEM图像、孔隙率及孔径分布。结果表明,煤样热损伤以300℃为界分为2个阶段,分别以解吸、热破裂等物理反应和热解化学反应为主,孔隙率逐步变大且中大孔占比逐渐增加;煤岩承载和抗变形能力都随温度升高而逐步劣化,第二阶段衰减趋势较第一阶段急剧,500℃后的静、动态抗压强度分别降至常温时的8.41%和16.94%。静载条件下煤样宏观力学性能的温度敏感性比动态冲击时显著,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动态增强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在火电厂广泛应用。但火电厂的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存在自动化水平低,控制参数调节缺乏理论数据支持等问题,导致系统费电费料,石灰石浆液成品密度不可靠。为解决控制参数寻优困难问题,对工况进行分类,并使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控制参数与同类制浆量数据拟合,最后使用搜索法对各工况模型进行耗电量寻优,提取出该类工况下的最佳控制参数配比。对某600 MW火电机组制浆系统历史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可靠性,且寻优结果可以为制浆系统自动控制运行提供调参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化学腐蚀后灰岩的动态力学性能,首先配制3组不同pH值(pH=3,7,11)的NaCl和KHSO_4混合溶液并制备不同腐蚀损伤程度的灰岩试样,然后通过核磁共振测试获得腐蚀试样的孔隙率和MRI成像图,最后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开展冲击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灰岩损伤程度与溶液pH值关系密切,酸性溶液腐蚀损伤最为明显,损伤度变化范围最大(1.38%~2.02%),碱性次之,中性环境岩性最为稳定;随腐蚀时间推移,灰岩孔隙率逐渐增大,从自然状态下的0.26%剧增到3.20%(酸腐蚀28 d),其动态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以14 d为界呈现两阶段劣化特征,最大下降幅度分别高达36.6%和59.3%,破坏应变也相应增大。化学腐蚀灰岩的损伤程度与破裂块度分布分形维数都随腐蚀时间增加而增大,在酸、碱腐蚀环境下二者呈线性正比关系,而中性条件下则相关性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变化。  方法  采用长期定位施肥(无机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和有机肥处理)、16S V4区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对贵州省不同施肥处理的植烟土壤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① 化肥配施有机肥明显提高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其中脲酶活性提高23.46%;②根际土壤微生物的OTUs数量差异明显,有机肥处理明显高于无机肥处理,有机肥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特有OTUs比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增加43.55%;③土壤微生物属水平的聚类分析发现有机肥处理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关系最近,无机肥处理与其他两种处理关系比较远;④无机肥处理的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有机肥处理的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处理。  结论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两种不对称二苯醚配体六氟磷酸茂铁盐阳离子光引发剂,分别为[环戊二烯-铁-对甲氧基二苯醚]六氟磷酸盐(Fc-OE)和[环戊二烯-铁-对氯二苯醚]六氟磷酸盐(Fc-ClE)。研究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新合成的茂铁盐在300nm以上均有由d-d*跃迁产生的吸收且延伸到550nm,使其适用于可见光引发。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发现与Fc-ClE相比,Fc-OE有较强的荧光发射。通过近红外检测,考察了两种茂铁盐在可见光源下对环氧树脂E44的光引发活性,发现Fc-ClE的光引发活性高于Fc-OE。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将有助于解决目前通用技术课程面对的一些问题。基于这样的现状,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相结合进行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形势下新型烟叶经营主体培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烟农种烟积极性不高、烟农素质普遍偏低、优质烟田流失严重、规模化种植水平低已成为制约烟叶发展的瓶颈,对新形势下烟叶经营主体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当前烟叶经营主体培育状况,分析了新形势对新型烟叶经营主体的要求,从加大职业烟农培育力度、优化烟农合作社建设、试点引进农业公司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新型烟叶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背景和目的  随着规模化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烟草农业的深入推进,探究计划生产条件下贵州省烟农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迫在眉睫。  方法  基于不同香型烟区烟农自身条件、烟田自然禀赋、当前土地流转市场现状、烟农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入手,运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影响烟农增加土地规模意愿的离散变量模型。  结果  贵州省两个香型烟区的土地流转情况显著不同,土地年租金、年龄、教育程度分别为蜜甜香型烟区极显著负向影响因素,家庭劳动力和种烟收入为清甜香型烟区极显著正向影响因素,种烟收入为两香型烟区共性正向影响因素,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蜜甜香型烟区每亩烟地年租金每增加10元,烟农增加土地规模的意愿就减少6.65%,在清甜香型烟区专业化服务水平每提高1%,烟农转入烟地可能性将提高0.39%。  结论  建议出台土地流转政策,确保土地流转规范,土地租金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提高职业烟农培育力度以及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高标准基本烟田。   相似文献   
10.
烟叶生产管理信息化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叶生产过程复杂,推广烟叶生产管理信息化是烟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总结了烟草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介绍了贵州在烟叶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对烟叶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