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9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1.
阐述了高效工艺在生产中发挥的节员增效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在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流的产品结构条件下,高效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介绍了在梅雨期间,实施高效工艺给运转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预防细纱胶辊损伤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胶辊是细纱机的关键器材之一,其表面损伤对纺纱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生产实践中发现,造成胶辊表明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刀伤,缠绕损伤以及静态加压、集合器位置不当造成的压伤,摇架三平行差造成胶辊与胶圈摩擦损伤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胶辊损伤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指出了在生产运转过程中造成细纱胶辊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操作工用刀钩伤、胶辊中凹、纱缠绕损伤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竹节纱的纺制质量,在介绍变牵伸型竹节纱的基本参数、前纺半制品的生产工艺要求、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检测方法和要求等的基础上,根据竹节纱的风格特点,分析细纱工艺关于竹节参数、捻系数、生产速度等参数的设定,工艺器材钢丝圈及其清洁器隔距、钳口与集合器、胶辊的选用及注意环节。指出:由于竹节纱强力低、生产速度慢、产量低,应严格控制半制品的质量并合理地设定细纱工艺参数,可以降低断头,提高生产效率;在多品种、小批量情况下,工艺设定和器材选用要考虑其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纱线后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些质量问题,指出了企业在质量指标控制和实验室规范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介绍了实践中采取的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AB纱的生产工艺,包括A+B工艺和A+AB工艺,着重介绍了A+AB工艺及其计算方式,以及AB纱生产中色差、单组分纤维纺纱、包芯纱等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纺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通过缩短品种更改和落纱时间等方法提高设备运转率,并在设备、工艺、器材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如改进笛管和笛管保护器,选用橡胶锭带,选用合适的钢丝圈及其清洁器的隔距以减少细纱断头,提高生产效益,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竹节纱织物风格一致,提高打样合格率,阐述了竹节纱打样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探讨了样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竹节长度、粗度、节距、平均纱号、基纱纱号等规格参数的确定,分析了生产中对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打样是满足客户要求、确保竹节纱与来样风格一致的必要工序;样品分析是打样的前提和关键,取样的方法直接决定了分析的结果,要准确对样、适当调整工艺参数;建议客户送样时确保足够多且足够大,能够包含竹节纱的全部规律,以提高面料分析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打样次数,提高打样效率及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采用大定量高效工艺的前提下运用A+B工艺生产精梳T/C 65/35AB纱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产工艺以及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认为采用A+AB工艺方法能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色差和包芯纱疵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