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屋面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如在屋面上做花园,利用屋面做休闲场所,运动场所等,这样的屋面都涉及到防水,保温隔热以及装饰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屋面运动场的使用功能对所用材料性能的要求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作为其他一切工程的基础,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对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土方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予以高度重视,就其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系统分析。鉴于此,通过结合实例,就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长沙铁道学院实习工厂工程被评为湖南省优质样板工程,其外墙面砖颜色一致,表面子整,砖缝宽度均匀,灰缝饱满,缝面光滑,受到质量检验人员的高度赞扬。现将一些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基层处理根据规范要求,在同一墙面上面砖的横竖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优良  相似文献   
4.
介绍筐篮式成绳机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特点、性能及其采用的工艺设计方法。设备通过运行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满足了圆股、异型股等钢丝绳生产工艺的需要。为老设备技术改造提供了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岸边引水式泵站厂房受较大扬压力作用,同时承受较高的水平向荷载,且偏心距较大,即使增加泵站偏心重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泵站基底大小应力也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而通过解析法研究单桩基础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又比较困难,所以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并考虑桩径、桩长、地基土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变化,对桩基弯矩与位移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约束桩顶、增加桩径、提高地基土弹性模量,对桩基抵制水平荷载贡献较大;而增加桩长、提高桩基混凝土弹性模量,对桩基抵抗水平荷载效果不明显。通过采用约束桩顶、增加桩径、提高地基土弹性模量等措施,泵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及基底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偏心受压钢筋砼矩形柱截面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经推导计算,将多变量的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对目标函数影响最大的单变量优化设计问题,再利用梯度法求最优解,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优化设计,使设计工作摆脱了繁琐的试算,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可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交叉圆柱滚子回转支承的寿命,利用Romax对其实际工况进行模拟,在Roamx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回转支承在不同的加载、径向工作游隙、工作温度下的接触应力、油膜厚度、寿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接触应力增大,油膜厚度最小值减小,寿命降低,存在一最佳轴向载荷使得回转支承满足使用寿命要求;径向工作游隙由负值增加到正值时,接触应力先减小后趋于稳定,油膜厚度最小值在一定区间处于稳定状态,寿命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最后减小,存在一满足回转支承使用寿命要求的最佳径向工作游隙;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油膜厚度逐渐减小,寿命开始时保持稳定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寿命开始降低,存在一最小油膜厚度使得回转支承满足使用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建方 《建筑安全》2011,26(3):44-46
误用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灌注的结构混凝土,存在着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本文介绍如何使用混凝土的无损检测及半破损检测技术,判别混凝土是否存在体积安定性问题,对存在体积安定性问题的混凝土如何进行强度评定,为工程中设计验算、混凝土质量事故加固处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悬挑脚手架既能满足施工现场进度的需要,又能节省周转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确保安全的关键部位是型钢挑梁,本文通过实例对型钢挑梁进行受力计算,并提出一些构造要求,可供施工现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对桥梁的检查与加固维修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较多,对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这是力学界与结构工程界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可以预见,桥梁维修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还将不断推出,并推动着桥梁加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而基本理论角度对既有桥梁加固方案进行研究,是今后桥梁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论述了道路桥梁病害的成因、道路桥梁加固的裂缝修补技术和加固增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