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2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水分大豆在不同软化温度、软化时间下软化过程弹塑性的变化,建立大豆软化基础数据。研究表明:水分较低的大豆,在不同软化温度与软化时间条件下,弹塑性较差;水分在8.74%~13.16%的大豆,随着水分增加,最适宜软化温度(55~75℃)有下降趋势,最适宜软化时间(15~45 min)有缩短趋势;水分15.01%的大豆在软化温度35℃与较短软化时间条件下,弹塑性较好,随着软化温度的升高与软化时间的延长,弹塑性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软化温度为55~75℃,软化时间为25~35 min,大豆水分在10.12%~12.24%条件下,大豆弹塑性较好。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的最佳大豆软化条件为:水分10.89%,软化温度65℃,软化时间25 min。在最佳条件下,大豆弹性值为0.942。  相似文献   
2.
油菜籽是一种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资源,通过对油菜籽脱皮、冷榨、新型溶剂浸出、酶法精炼、菜籽营养油及其粉末油脂的研究开发,可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双低油菜籽的油脂产品,扩大菜籽蛋白的利用,提高菜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浓香油生产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香植物油因其选料严格,香味纯正浓郁,采用纯物理压榨工艺,以及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于浓香油生产线,避免了人工操作引起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从原料储存状态、油料炒籽环节中料温和水分的控制,确保了浓香油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萝卜籽属药食同源,富含油脂。萝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营养较为丰富,因富含莱菔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癌等功效。综述了萝卜籽油的成分、脂肪酸组成及营养功能特性,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萝卜籽油的开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水脱皂工艺省去了脱水离心机,工艺流程缩短,便于生产操作控制,降低了投资成本;产品质量提高;用无水脱皂工序代替水洗脱皂工序,避免了工业废水的产生,减轻废水处理压力,有利于节能环保。综述了油脂无水脱皂工艺的工艺流程、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反式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杜宣利 《中国油脂》2004,29(7):64-67
油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氢、长时间高温等引起脂肪酸结构变化,顺式脂肪酸转变为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长时间高温脱臭后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将增加4%~6%,最高达8%~9%.建议从改进油脂生产的脱臭工艺与设备及日常生活中减少油炸食品、洋快餐食品摄入等入手,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相似文献   
7.
植物油绿色环保润滑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杜宣利 《中国油脂》2006,31(7):60-62
论述了绿色润滑油的概念,国内外绿色润滑油的研究发展状况及菜籽油生产润滑油的生产工艺。植物油基润滑油以其良好的可持续生产性,良好的润滑性和可生物降解性成为润滑油研究的一种趋势。使用可生物降解润滑油替代矿物油基润滑油,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大豆油无水脱皂技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剂、过滤温度、滤饼厚度、脱胶脱酸油中含皂量、含磷量对无水脱皂后清油中残皂量和残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硅藻土对脱胶脱酸油吸附脱皂效果比废白土稍好,但成本较高;脱胶脱酸油中含皂量在260 mg/kg以下、含磷量在14 mg/kg以下时,采用废白土无水脱皂效果较好;65℃过滤脱皂脱磷效果较好;滤饼厚度增加有利于脱皂脱磷,但滤饼过厚会导致过滤机压力快速增加不利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以正己烷作为浸出溶剂,在浸出温度55℃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肉骨粒度、浸出时间、料溶比对动物肉骨渣中残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动物肉骨渣中残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肉骨粒度2.0~3.5 mm,浸出时间120 min,料溶比1∶2。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肉骨渣中残油(干基)为1.53%。  相似文献   
10.
醇法菜籽浓缩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菜籽粕为原料,对乙醇法制取菜籽浓缩蛋白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次数、乙醇体积分数和溶剂比对菜籽浓缩蛋白蛋白含量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醇法菜籽浓缩蛋白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次数6次,乙醇体积分数80%,溶剂比9:1,pH4.0.在此条件下所得菜籽浓缩蛋白的蛋白含量为65.96%,提取率为7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