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以斜生栅藻FACHB-12为原料,采用BG11、F/2和SE 3种培养基对其培养。通过对生物量、生长速率、油脂含量、油脂组分以及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比较不同培养基对斜生栅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BG11培养基更有利于斜生栅藻的生长,而F/2培养基更适合油脂以及中性脂的积累;斜生栅藻在BG11培养基中比生长速率为0.095,培养15 d生物量为0.36 g/L,叶绿素a含量达到1.23 mg/L;而在F/2培养基中油脂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24.75%,其中中性脂占总脂的36.64%,产率达0.98 mg/(L·d);并且在F/2培养基中斜生栅藻脂肪酸组成以C16∶0和C18∶1为主,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25.84%和54.47%,更适合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杨宋琪 《中国油脂》2020,45(12):112-117
以斜生栅藻为研究材料,选取NaNO3、NaNO2、NH4Cl、尿素(CO(NH2)2)作为氮源,Na2CO3、C6H12O和CH3COONa作为碳源,进行两两组合培养,研究不同氮源、碳源组合条件对斜生栅藻生长、最大光量子产率(Fv/Fm)、油脂产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O(NH2)2作为氮源时,斜生栅藻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及Fv/Fm均达到最高,而NH4Cl不利于斜生栅藻的生长。在NaNO3、NaNO2和NH4Cl为氮源时,3种碳源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CO(NH2)2环境中,Na2CO3的添加使得斜生栅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CO(NH2)2和Na2CO3组合更有利于斜生栅藻的生长。12组处理中,N1(CO(NH2)2+Na2CO3)和Y2(NaNO2+C6H12O)油脂产率最高,分别占细胞干重的23.14%和21.54%,同时藻油中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57.92%和57.81%。因此,无论是生物量的积累还是油脂产率,CO(NH2)2作为氮源且Na2CO3作为碳源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进样法(headspace,HS)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对杜氏盐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仪分离和检测。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烃类8种、烯烃类2种、芳香烃类3种、醇类5种、酮类9种、醛类6种、酯类4种、酚类1种和呋喃类1种。其中顶空进样法检测出19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是8-十七烯(20.18%)、3-甲基-1-乙酸丁酯(17.25%)、3-甲基-1-丁醇(7.18%)和十七烷(6.21%);同时蒸馏萃取法检测出29种,相对含量较高的是二氢猕猴桃内酯(27.50%)、8-十七烯(23.37%)、十七烷(6.71%)和邻二甲苯(4.93%)。两种方法相互结合,更能对杜氏盐藻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葡萄籽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油脂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29℃、提取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21.94%。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70.49%、油酸13.55%、棕榈酸8.76%、硬脂酸6.39%、亚麻酸0.34%和花生酸0.2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4.38%。采用响应面法确定的提取条件合理,可用于葡萄籽油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