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DH群体分析白肋烟烟碱含量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白肋烟烟碱含量的遗传控制机理以高烟碱含量和低烟碱含量的白肋烟品种Burley37和LABurley21配制F1代并经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首次对中部叶烟碱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斩株前还是晾制后,中部叶烟碱含量主要受2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的修饰作用.斩株前和晾制后2对主基因之间的互作方式不同,前者为累加作用(E-1-6),后者为互补作用(E-1-7).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88%和45.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5.85%和18.45%,多基因有效因子数分别为0.17个和4.85个,由此可见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对烟碱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晾制过程中多基因的表达比斩株前更为丰富.另外,也估算了DH群体的其他遗传参数.同时对本研究结果在烟草育种中的意义及下步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烤烟区试品系比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湖北省烤烟区试品系比较试验中的9份参试品系和对照品种进行了7个重要性状的综合比较分析,以筛选出优良品系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分析结果表明,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的结果比较一致,参试品系云烟97和A7明显优于对照K326,与实际表现相符,有较好发展潜力,应予以重点关注,宜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3.
津巴布韦烤烟新品种KRK26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津巴布韦特色优质烤烟新品种KRK26在湖北省主要烟叶产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在恩施宣恩和十堰房县2个试点开展了KRK26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KRK26的性状表现和烟叶质量有最显著的影响,在本试验设置的3个处理因素中,施氮量是最主导因素。通过对KRK26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性状的综合分析,最终获得了KRK26在湖北省2个主要烟叶生态产区的恩施宣恩和十堰房县的最佳栽培技术措施组合。宣恩县最佳施氮量为6 kg/667 m2,氮磷钾配比为1:1.5:3.5,留叶数为22片/株;房县最佳施氮量为5 kg/667 m2,氮磷钾配比为1:1.0:3~1:1.5:3.5,留叶数为24~26片/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DH群体分析白肋烟黑胫病抗性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抗和感黑胫病的白肋烟品种Burley37(P1)、Burley67(P2)配制F1代经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进行了黑胫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将P1、P2和DH群体连续两年种植并人工接种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0号生理小种,同时调查发病率和计算病情指数,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黑胫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估算DH群体的其他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由2对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多基因(E-1-7)和2对具有等加性作用的主基因+多基因(E-1-3)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14%和50.6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6.60%和19.31%;多基因有效因子数分别为0.61个和1.31个.因此,白肋烟黑胫病抗性主要由2对主基因及多基因控制.在育种实践中,烟草品种对黑胫病抗性的遗传相对比较稳定,但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和流式细胞仪两种方法,鉴定了白肋烟烟碱含量和抗黑胫病两个杂交组合的杂种F1代经花药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结果发现叶绿体计数法可以简单经济地检测烟草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但由于受混倍体植株的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较低。流式细胞仪则更加简便快速而且准确地鉴定出各种染色体倍性的再生植株,鉴定结果与开花结实情况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用于白肋烟烟碱合成代谢和抗黑胫病遗传研究及基因定位的两个双单倍体(DH)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