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4种不同药剂的田间试验表明,抗生素类杀螨剂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连续喷施2次,对葡萄缺节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在88%~95%以上;99%矿物油200倍连续喷洒2次,对葡萄缺节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可达78.56%~83.14%。两种药剂对葡萄缺节瘿螨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成为生产绿色、有机葡萄生产中防治葡萄缺节瘿螨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缺节瘿螨是葡萄园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伊朗、以色列、美国、智利、巴西及欧洲地区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葡萄缺节瘿螨的形态特征、为害、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全面了解葡萄缺节瘿螨的研究进展和寻求进一步研究方向及探讨新的防治途径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3.
20%烯酰吗啉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0%烯酰吗啉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uiticola)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性,表现在药剂处理后病原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的繁殖能力下降,寄生适合度指数也随药液浓度的增高有所降低.以有效剂量0.5mg/L控制效果最为明显,病原菌接种7d后侵染率仅达15%,病斑面积0.4cm2,孢子囊产生能力1×103个/mL.田间试验以用药量800倍(有效剂量313mL/hm2)药后7d和14d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81.82%和84.6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0mL/hm2)72.19%和73.94%的防治效果,发病初期以1200倍液(208g/hm2)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在病情较重的果园选用800倍液剂(313mL/hm2),连续施药2次即可控制病害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卷叶病毒(GLRV)的侵染,导致酿酒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下降和细胞间隙CO2浓度升高,最终表现为叶片光合速率降低.荧光叶绿素测定进一步说明,病毒的侵染抑制了光系统Ⅱ的光化学反应,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0%烯酰吗啉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uiticola)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性,表现在药剂处理后病原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的繁殖能力下降,寄生适合度指数也随药液浓度的增高有所降低。以有效剂量0.5mg/L控制效果最为明显,病原茵接种7d后侵染率仅达15%,病斑面积0.4cm^2,孢子囊产生能力1×10^3个/mL。田间试验以用药量800倍(有效剂量313mL/hm^2)药后7d和14d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81.82%和84.6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0mL/hm^2)72.19%和73.94%的防;台效果,发病初期以1200倍液(208g/hm^2)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在病情较重的果园选用800倍液剂(313mL/hm^2),连续施药2次即可控制病害的扩展。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500倍,防治效果达99.94%;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的防效为90.16%;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为88.69%;虽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防效为69.58%,但耐雨水冲刷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试验表明,40%施佳乐SC的EC50为0.0001礸/ml,田间连续用药2次,1000~2000倍药后7~10d对灰霉病防效达73.0%~85.9%;50%速克灵WP的EC50为0.0216礸/mL,田间连续用药2次,1500倍药后7~10d对灰霉病防效达73.1%~74.1%以上,明显高于50%甲基托布津WP的防效。因此40%施佳乐SC和50%速克灵WP,是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残留、安全性好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贺兰山东麓地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不同发展时期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和模式,评述了各时期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特点,并针对当前葡萄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从葡萄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种苗繁育管理,加大病虫害预警技术的研究,增强自然控制力量和监测潜在危险性病虫害发展动态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葡萄种植区域在贺兰山东麓的不断扩大,其种植品种、模式和果园生态条件也随之改变,因此对有害生物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高效农药的选择显得更加重要.作者通过近年贺兰山东麓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总结防治葡萄主要病虫害的有效药剂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葡萄霜霉病菌的活体保存问题,本文开展了多种保存方法的研究。采用5%二甲基亚砜低温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和琼脂粉包裹冷冻保存等三种方式,调查不同低温条件和不同保存时间对孢子囊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保护剂处理后葡萄霜霉病菌单斑病叶保存于-80℃中30 d,5%二甲基亚砜处理的孢子囊经回接后发病面积百分率为69.32%,其致病性明显高于液氮冷冻处理和琼脂粉包裹处理;低温保存条件下,-80℃中保存的孢子囊回接后致病性明显高于-20℃的处理;三种保存方式均表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致病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