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选择胎次相同、体况及产期相近的母猪14头,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仔猪出生后12小时内及12~36小时分别两次投喂乳猪用营养补给剂──MCT810,其它饲养管理条件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MCT能降低仔猪(特别是弱小仔猪)的死亡率,7日龄内仔猪死亡率:初生重0.7千克以下的仔猪试验组为13.33%,对照组为35.00%;初生重0.7~1.0千克的仔猪试验组为500%,对照组为9.09%;初生重1.0千克以上的仔猪试验组为2.94%,对照组为3.45%。  相似文献   
2.
分别选择体重在20kg左右的杜×长×大及长×荣2个杂交组合的健康去势仔猪48头(公母各半),每个杂交组合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以8头猪起试。分别测试20kg、35kg、50kg、80kg及100kg左右时的肉质性状,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杜×长×大肉色评分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上升趋势;杜×长×大肌肉pH1呈直线下降趋势;肌肉失水率2个杂交组合均有升高趋势;肌肉水分含量杜×长×大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下降趋势;肌内脂肪含量2个杂交组合均呈直线上升趋势。2个杂交组合间肉质差异明显,肉色评分、肌肉水分含量及肌内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不同(P<0.05或P<0.01),综合各指标看,长×荣猪肉质优于杜×长×大,特别是在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杜×长×大达100kg时肌内脂肪为2.84%,长×荣则为5.35%。  相似文献   
3.
卤鹅是荣昌县的特色食品。为了了解荣昌县卤鹅的卫生状况,随机选取了荣昌县城内十家卤鹅销售点销售的卤鹅进行了微生物指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荣昌县卤鹅普遍存在初始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现象,特别是流动摊点销售的产品卫生状况更差,所有卤鹅样品在保存至7 d后菌落总数全部超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加工方式荣昌猪肉风味差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不同加工方式对荣昌猪肉风味的影响,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蒸制、炒制、烤制、熏制肉及熏制香肠5 种加工类型荣昌猪肉风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从挥发性气味方面较好区分蒸制/炒制、烤制、熏制荣昌猪肉风味,且熏制工艺较其他工艺能产生更丰富的风味;利用电子舌技术可从口感方面有效区分5 种不同加工方式荣昌猪肉;利用GC-IMS技术,可通过二维GC-IMS图谱、指纹图谱、PCA等方法快速、直观评价5 种荣昌猪肉风味之间的差异性,蒸制、炒制、烤制荣昌猪肉中正己醇、3-羟基-2-丁酮、戊醛、戊-1-醇、(E)-庚二醛、正辛醛、2-丁酮(二聚体)、2-庚酮(单体)、己醛含量较高;熏制肉和熏制香肠中乙酸乙酯(单体)、α-芹菜烯、α-月桂烯(单体)、3-甲基丁酸、丙酸乙酯、乙酸乙酯(单体)、邻-愈创木酚、芳香醇、对甲基愈创木酚、糠醛、2-甲基丙酸乙酯含量较高;3-甲基丁醛、戊醛是炒制、烤制荣昌猪肉的特征风味物质,糠醛(二聚体)、乙酸乙酯(二聚体)、α-月桂烯(二聚体)、柠檬烯是熏制荣昌猪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乙酸丙酯、糠醛(二聚体)是熏制荣昌猪肉香肠的特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5.
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父系公猪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母猪杂交,选其杂交一代测定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性状,共4次重复试验,测定了133头猪。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与三种瘦肉型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尤以杜X荣最好,其日增重为668克,料肉比3.17,胴体瘦肉率为58.78%;肉质优良,pH1为6.15,pH24为5.96,失水率为22.58%,多数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优于长×荣和约×荣(P<0.05或P<0.01),因此,杜×荣为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最优杂交组合,长×荣为次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6.
欧秀琼 《中国油脂》2020,45(9):8-11
为获得湿法熬制提取鸭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鸭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以料水比、熬煮时间和加热电炉温度为因素进行条件优化,并对最佳条件下提取的鸭油进行酸价、过氧化值、重金属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湿法熬制提取鸭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熬煮时间0.5 h、加热电炉温度140℃,在此条件下鸭油提取率为82.4%;料水比、熬煮时间和加热电炉温度对鸭油提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 0.01)。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鸭油品质较好,酸价(KOH)为2.01 mg/g,低于GB 10146—2015的规定(≤2.50 mg/g);过氧化值为0.24g/100 g,稍高于GB 10146—2015的规定(≤0.20 g/100 g);总砷、铅、镍含量均小于0.1 mg/kg,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鸭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23.87%,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分别占18.58%和3.9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60.30%,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为主,分别占37.59%、18.35%和3.0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9.60%,以亚油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约为0.82∶1。  相似文献   
7.
以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及其杂交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常规肉质指标,并与原种荣昌猪相比较,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具有正常鲜红肉色和理想的大理石纹分布(平均评分分别为3.00和3.19)肌肉pH1为6.32,肌肉粗脂肪含量为3.15%,肌肉失水率为19.48%,贮存损失2.05%。与原种荣昌猪的肉质比较,各项肉质指标经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为母本的杂交猪,以杜×荣F1代的肉质最好,约×荣F1代的肉质次之,长×荣F1代的肉质稍差,出现了轻度PSE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合理利用鲁梅克斯K-1生产无污染猪肉的饲养技术,降低其生产成本,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猪血为原料,加入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和壳聚糖制成一种新的不合亚硝基的血红蛋白制品,同时以亚硝基血红蛋白为对照,系统研究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和壳聚糖复合处理的血红蛋白对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均优于亚硝基血红蛋白,但光照以及Cu2+、Fe2+、Zn2+对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及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而在pH5~8范围内,两者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择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去势约×荣杂交仔猪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在日粮消化能、粗蛋白质、赖氨酸及钙磷水平相近的条件下,以大麦替代玉米作基础饲料对猪胴体性状及肉质有何影响.结果发现,①饲喂大麦型日粮猪只的胴体性状优于饲喂玉米型日粮猪只,表现在胴体瘦肉率增加(试验组53.01%,对照组50.01%,提高3.00个百分点),背膘厚度降低(6~7肋膘厚试验组3.82cm,对照组4.22cm,降低9.48%;肩、腰、荐三点均膘试验组4.03cm,对照组4.18cm,降低3.59%),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性水准(P>0.05);②在肉质方面,饲喂大麦型日粮猪只的大理石纹评分、肌肉粗脂肪含量及肌肉干物质含量均稍低于饲喂玉米型日粮猪只.大理石纹评分试验组为2.75分,对照组为3.08分(sig=0.110);肌肉粗脂肪含量试验组为2.61%,对照组为3.47%(sig.=0.281);肌肉干物质含量试验组为26.61%,对照组为27.63%(sig.=0.083).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性水准(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