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5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热分析、凝胶色谱分析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溶解实验,对涤纶筒子纱染色染色过程中出现的“白色粉末”的化学组成、空间结构、结晶性能等进行系统研究。溶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白色粉末”可溶于三氯甲烷,而不溶于四氯化碳和乙醚。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白色粉末”的熔融温度在319℃附近,而非普通聚酯PET的265℃附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进一步推断,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三元环结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低聚物。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高品质产业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开发,围绕拉伸过程这一聚集态结构控制的关键环节,分析了拉伸温度、应变速率、热定型温度和张力对纤维取向、解取向和结晶等结构变化的影响。目的是为理解PET纤维在被拉伸过程中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帮助,为工艺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及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用Navo┐PakC18色谱柱分离SIPM的酯交换反应产物时,检测波长、进样浓度、流动相配比和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有效分离SIPM酯交换产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易溶解共聚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聚酯分子主链上引入三单磺酸根基团和四单醚键后所得易溶解共聚酯ESPET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组分引入对共聚物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和溶解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共聚物的复合纺丝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电力调度数据网第二平面改造的背景,以及湖北电力调度数据网升级改造的意义,介绍了华中接入网第二平面建设湖北子工程的概况,重点论述了工程建设的技术实施细节和实施过程,并结合工程的实施效果对整体工作进行了总结,可供其他建设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筒子纱染色涤纶纤维表面杂质问题,从染后纤维的表面杂质含量及主成分含量、染色工艺条件对纤维表面杂质含量的影响、低聚物分散剂和还原清洗助剂对纤维表面杂质的影响3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筒子纱染色涤纶纤维表面杂质大部分为聚酯低聚物,在总杂质中的含量达73%以上;随染料用量增加、染色温度升高和染色时间延长,纤维表面杂质增多;在染浴中加入低聚物分散剂和使用特定还原清洗助剂可大幅降低表面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在中国地区的精度,将多种主、被动微波土壤湿度产品进行融合。选取中国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表层土壤湿度数据为参考进行偏差校正,通过对模型数据和主、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数据(ASCAT-A/B,AMSR2,SMOS微波土壤湿度产品)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三重组合(triple collocation,TC)分析,计算主、被动微波土壤湿度数据的误差,在此基础上计算权重并采用加权平均方法实现微波遥感土壤湿度数据的融合。融合后的土壤湿度数据与ESA-CCI土壤湿度融合产品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 62,前者比后者平均偏小0. 023m~3/m~3;与ERA-Interim土壤湿度再分析数据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实测土壤湿度数据相比,融合数据的精度优于ESA-CCI融合产品和CLDAS表层土壤湿度产品,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较低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  相似文献   
8.
李子正  刘华光  刘涛  刘峥  江渊  李巍 《焊管》2012,(7):44-47
介绍了大直径直缝埋孤焊管管端圆周截面形状自动测量系统的组成,重点阐述了钢管周长、长轴、短轴以及圆心坐标的两种不同算法,即累加积分法和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法。通过试验测量及两种不同算法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出了两种算法与实测值的误差,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累加积分算法对钢管长轴短轴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测量值。同时提出了提高该钢管管端圆周截面形状测量系统精度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电力系统的构建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基础保障。本文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问题的产生原因入手,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因素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事故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