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轻工业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电子束辐射技术对纤维素浆粕进行预处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电子束辐射前后的纤维素浆粕进行红外光谱测试、表面及孔隙的分析以及广角X射线衍射(WAXD)实验,并通过纤维素铜氨溶液法测定纤维素浆粕经电子束辐射前后的聚合度。结果表明:电子束辐射使纤维素浆粕的聚合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纤维素分子链中出现了羰基;电子束辐射对结晶度影响不显著,辐射后反应试剂的可及度大大提高,反应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研究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原料聚合度、合成温度及其时间、载体及其用量、尿素用量等对产物含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的加入可提高反应试剂的可及度;纤维素浆粕的聚合度在320~390时反应性能较好;反应体系呈碱性时,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产物含氮量随尿素用量的增大及预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终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尿素用量40%,预处理2 h,酯化反应温度150℃,酯化反应时间3 h。产物的FT-IR谱图证实了酰胺键的存在。X-射线衍射表明产物的晶型与活化后纤维素的晶型类似,结晶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