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γ'相的形貌对GH4720Li合金的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固溶淬火时高冷速可以增加基体的过饱和度,有利于获取细小的γ'相组织,然而过高的冷速容易导致工件淬火开裂。因此,工业生产中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控制固溶淬火的冷却速度就显得尤其关键。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冷却介质对GH4720L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溶冷却介质对GH4720Li合金的晶粒尺寸、一次γ'相形貌和数量无影响;水冷试样中二次γ'相的数量最少、三次γ'相的尺寸最小;水溶性淬火剂(20%浓度)冷却后的样品中三次γ'相的尺寸最大,室温、高温拉伸的屈服强度略低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2.
采取文献资料汇总、问卷调查分析等手段,多角度探析了电磁加热食品技术及电磁烹饪技术的总体发展概况。围绕电磁加热食品设备的主要构成与功能、技术要素、核心技术指标以及研究热点,梳理了当前电磁烹饪食品技术的总体研究概况。聚焦商用电磁灶产品,基于问卷调研法,分析了电磁灶的市场应用概况以及主要使用问题。针对当前电磁烹饪产品日益凸显的问题现状,提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技术前瞻性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DSC,TGA,WACD研究了系列2,5-二烷基取代聚对苯撑(DAO-PPP)的热稳定性,热氧化稳定性,相转变行为,DAO-PPP的热分解由两步组成,在热分解温度超过300℃时,首先开始发开侧链的断裂,温度超过500℃时,聚合物主要链才发生分解,实验结果表明,烷氧基的引入降低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聚合物中的杂质和结构缺陷对其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其SAC曲线上,没有观察到整个聚合物分子的熔点,但观察到具有较长侧链的聚合物侧链的相转变行为。  相似文献   
4.
用腐殖酸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吸附饮用水中的六价铬离子。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腐殖酸包覆四氧化三铁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90℃,分散剂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5,反应时间60 min,Fe_3O_4/HA对Cr(Ⅵ)的吸附时间为30 min。在最佳条件下,Fe_3O_4/HA对Cr(Ⅵ)吸附量为25.83 mg/g,氨水(25%~28%)用量为10 m L;Fe_3O_4/HA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层面定位和规划设计了智慧后厨的整体建设方案,提出了智慧后厨系统建设的总体功能架构,并依托现有后厨设备的发展现状,从基本选型原则、智能化等级划分及智能化选型原则等方面给出了后厨设备选型及升级换代的总体方案,在充分发挥后厨职能的同时,解决传统厨房的痛点问题。最后对智慧后厨系统未来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无机硅源、钛源和铝源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钛硅分子筛ETS-10及铝取代的钛硅分子筛ETAS-10;借助XRD、SEM、EDX、FTIR、N2吸附-脱附和NH3-TPD技术,研究了凝胶中n(Al2O3):n(TiO2)和甲基纤维素(MC)含量对ETAS-10结晶性、结构形貌和酸性质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ETS-10晶体为四方切角双锥体,结晶度高而酸性弱,微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383.75 m2/g和0.16 cm3/g。随n(Al2O3):n(TiO2)的增大,ETAS-10的结晶性和晶体尺寸同步降低,并有塔状或分离的层状聚集体形成。MC显著诱导薄层状ETAS-10晶体的形成,MC含量增至2.7%(w)时,产物以层状ETAS-10晶体为主,层间孔隙率约为0.09 cm3/g;铝嵌入骨架导致ETAS-10弱酸和中强酸量增加;受MC网状结构的限制,层状ETAS-10结晶度降低,但MC对Ti O Ti链生长取向无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侨  刘显灵  王磊  储刚  金英杰 《硅酸盐学报》2012,40(3):425-426,427,428,429,430,431
基于丝光沸石骨架结构固有的晶体缺陷特征,提出诱导晶体结构缺陷和由结构缺陷衍生晶内介孔的研究方案。采用三元有机超分子胶束模板剂和两段变温晶化水热法,制备出丝光沸石基多级介孔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77K氮吸附–脱附、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氨程序升温脱附对合成的介孔材料的晶相、形貌、介孔特征和水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典型丝光沸石具有较高的相对结晶度,介孔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分别为152.7m2/g和0.163 cm3/g;晶体内介孔在3~50 nm区间呈多级分布;其酸性质与微孔丝光沸石相匹配;水热稳定性较有序介孔材料MCM-41有显著提高。与聚集态纳米沸石组装介孔材料不同,合成的介孔丝光沸石晶体表面上介孔排布密度和尺寸分布缺乏均一性,故而由体相结构缺陷诱导形成的附加介孔呈显著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硅酸钠溶胶、硫酸钛为起始原料,在含KF碱性水热体系中制备出ETS-10钛硅酸盐分子筛;考察了原料的配比、晶化时间与温度对ETS-10合成的影响。应用XRD、SEM、EDX、FTIR和N2吸附技术表征了合成的ETS-10的结构和物性。结果表明,用组成为n(SiO2)∶n(TiO2)∶n(Na2O)∶n(KF)∶n(H2O)=7.5∶1.0∶5.0∶3.0∶198的凝胶,在463K(48h)和无模板剂的条件下,合成出结晶度良好的ETS-10。ETS-10晶体具有规则的四方切角锥形晶貌和微孔性质,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383.75cm2/g和0.16cm3/g;典型样品的化学组成接近已知的ETS-10组成表达式(Na,K)2TiSi5O13.4H2O。  相似文献   
9.
假单胞菌具有现有微生物中丰富的酶库,目前研究单一的假单胞杆菌发酵产脂肪酶的较多,而忽略了假单胞杆菌协同发酵产脂肪酶的能力。由此本研究选取假单胞菌种中具有代表性的荧光假单胞杆菌和绿脓杆菌作为研究对象,优化假单胞杆菌的协同作用产生高活性脂肪酶的条件。通过对菌种接种比例、碳源、氮源、初始p H值、温度、表面活性剂及发酵时间等进行单因素优化和正交试验获得最适发酵条件。荧光假单胞杆菌和绿脓杆菌最佳接种比例(w∶w)为1.3∶1,最适发酵产酶条件为α-乳糖6 g/L、蛋白胨8 g/L、吐温-80 1%、CaCl_20.5 g/L、KH_2PO_46 g/L、Mn SO_40.3 g/L、Na Cl 5 g/L、接种量8%,、初始p H7.5,培养温度32℃、摇床转速150 r/min,在最适发酵条件下,该菌株最大产酶酶活能达到(33.424±0.05)U/m L。荧光假单胞杆菌和绿脓杆菌协同发酵产生的脂肪酶比单一的荧光假单胞杆菌和单一的绿脓杆菌具有较高的单位酶活性催化合成单甘酯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磁性活性炭吸附双酚A废水过程模拟进行了研究,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建立了双酚A的去除率与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浓度、温度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用实验数据对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结果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约为0.18%和0.21%,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10和0.9596,说明实验值和模拟值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且离散程度不明显,该BP神经网络对磁性活性炭吸附双酚A的过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