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0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甲酸作催化剂,过氧化氢作氧化剂,采用萃取方式对柴油脱硫。考察了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萃取剂用量和吸附剂用量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氧化工艺条件:氧化剂用量10%(体积分数),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60℃,甲酸与过氧化氢的体积比为1∶1。此条件下,以甲醇作萃取剂,萃取剂与油样体积比为1∶1时,一级萃取脱硫率可达75.6%,二级萃取脱硫率可达84.4%。  相似文献   
2.
采用加热法和掩蔽法对螺旋藻进行脱腥处理实验,从而确定最佳脱腥工艺。以螺旋藻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根霉、酵母糖化发酵,采用两种工艺流程,通过对比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确定出最佳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糯米与螺旋藻的质量比10∶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2h,加曲量1.5%。在此工艺条件下,研制出了一种营养丰富、酒味鲜美并具有保健作用的螺旋藻甜酒酿。  相似文献   
3.
甜酒酿发酵工艺及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出甜酒酿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蒸米时间20 min、加曲量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并对糯米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总酸、酒精度及pH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2~48 h内总糖的含量迅速增加,之后总糖含量增加缓慢,72 h达到最高,之后转为下降;总酸含量在发酵的初期先是增加,在发酵的中后期,基本保持稳定;酒精度的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pH值始终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红豆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根霉、酵母糖化发酵酿制红豆米酒进行了研究,采用2种工艺流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调配最佳配方为:红豆汁10%,柠檬酸0.25%,白砂糖4%.研制出的红豆米酒色泽浅红、口味鲜美,组织状态,均匀细腻,口感较好,具有红豆特有的香气和糯米甜酒的醇香.  相似文献   
5.
新型红甜菜酸乳生产工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红甜菜汁等辅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以白砂糖为调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牛奶(100mL)和白糖(8g)→灭菌(121℃,5 s)→接入5%的发酵剂→42℃恒温发酵(5h)→加入4%的红甜菜汁→后发酵(0℃~5℃,24h).此产品不仅保留了酸奶风味清新、酸甜可口的特点,在0℃~5℃时的货架期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6.
双水相萃取藻蓝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水相萃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蛋白纯化方法。本研究运用双水相技术分离提取钝顶螺旋藻中藻蓝蛋白,对构成双水相体系中不同分子量PEG和酒石酸钾钠浓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双水相组成体系为16%的PEG 2000(w/w)和25%的酒石酸钾钠(w/w),pH值为6.0,在此体系中藻蓝蛋白主要分布在上相,最高纯度3.69,分配系数20.7,回收率94.56%。多次双水相萃取有利于藻蓝蛋白纯度提高,3次双水相萃取后,藻蓝蛋白纯度高达4.15。  相似文献   
7.
研究螺旋藻蛋白果冻的制备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螺旋藻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和螺旋藻蛋白果冻配比组成.在温度40℃、pH值5.0和螺旋藻浓度为7%的条件下提取螺旋藻中藻蓝蛋白作为螺旋藻蛋白果冻的主要成分,以15%螺旋藻蛋白、0.4%果冻粉、0.1%KCl和0.2%柠檬酸的果冻配比组成制备的果冻具有最好的口感、色泽和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8.
将海盐石膏作为水泥增强剂,实验考察了海盐石膏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进行拟合,确定了由水泥的3 d强度对其28 d强度进行预测的模型。结果表明,添加800℃煅烧海盐石膏时水泥强度提高幅度最大,可用煅烧海盐石膏替代天然石膏作为水泥增强剂;由水泥的3 d强度通过模型预测28 d强度,拟合效果良好,对指导水泥生产和控制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水相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双水相萃取技术作为一项新的分离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它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有独特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双水相萃取技术基本原理、特点、应用及热力学模型,并对双水相萃取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双水相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水相萃取技术作为一项新的分离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它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有独特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双水相萃取技术基本原理、特点、应用及热力学模型,并对双水相萃取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