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常用机械式刃口钝化存在效率低、工具损耗严重等缺点。利用电化学尖端效应结合磨料去除氧化膜,将磨料电解加工应用于硬质合金刀具钝化,可精确地加工出圆弧形刃口。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钝化消除刃口微小崩刃缺陷和附近前/后刀面磨削痕迹,表面粗糙度由钝化前0.31μm减小到0.14μm,刃口表面质量明显改善。对刃口附近出现微米级的腐蚀微坑做能谱分析,发现钴由钝化前5.8%减小到0.6%,表明富钴区域优先电解。微坑内存在较多杂质元素K、Cl、Na、N是电解质的残留,表明钝化后应加清洗工序。相同切削用量下的对比钻削实验,磨料电解钝化的钻头刃口磨损量略低于毛刷式钝化的钻头。  相似文献   
2.
以裙带菜孢子叶为原料,采用仿生酶解工艺制备生物活性肽。以多肽得率和水解度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评价了酶解肽对三种自由基(DPPH、ABTS、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裙带菜仿生酶解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720 W、超声破壁时间40 min、料液比1:104 g/mL、胃蛋白酶加酶量为6.1%、酶解时间2.5 h、胰蛋白酶加酶量为5%、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进行酶解,多肽得率为21.17%,水解度为43.07%。酶解肽对DPPH、ABTS、O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5.71、0.82、1.35 mg/mL。优化的裙带菜孢子叶仿生酶解工艺合理可行,酶解肽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配料。  相似文献   
3.
王洪阳  包焕均  张文韬  张璇 《金属矿山》2020,49(10):167-173
将铁橄榄石中的氧化硅转变为易溶于碱溶液的游离态氧化硅对其硅铁分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氧 化焙烧—碱浸工艺实现了铁橄榄石中氧化硅的选择性脱除。X 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铁橄榄石在氧 化焙烧过程中先分解为 Fe3O4和无定型 SiO2。随着氧化焙烧温度的升高,Fe3O4进一步氧化为 γ-Fe2O3并最终转变为 α-Fe 2O3,此时无定型 SiO2并无明显变化。当氧化焙烧温度超过 1 073 K 时,铁橄榄石可完全分解为无定型 SiO2和铁 氧化物。铁橄榄石分解的无定型 SiO2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铁氧化物不反应,可通过碱浸实现铁橄榄石氧化焙烧 产物中铁硅高效分离。此结论可通过铜渣处理结果进一步得以证实。铜渣经氧化焙烧—碱浸工艺可脱除 87.33% 的氧化硅,此时铁品位可由铜渣中的 48.55% 提高至浸出渣中的 60.34%。研究结果为铜渣中铁硅综合提取新技术 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设计的10支不同内刃圆弧半径、内刃前角和过心量的深孔麻花钻对45#钢进行钻孔加工试验。通过分析钻孔时的轴向力、扭矩和被加工孔精度等因素,研究了横刃对钻削过程的影响,为提高深孔麻花钻寿命、钻削生产效率和孔加工质量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洪阳  包焕均  张文韬  张璇 《金属矿山》2021,49(10):167-173
将铁橄榄石中的氧化硅转变为易溶于碱溶液的游离态氧化硅对其硅铁分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氧 化焙烧—碱浸工艺实现了铁橄榄石中氧化硅的选择性脱除。X 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铁橄榄石在氧 化焙烧过程中先分解为 Fe3O4和无定型 SiO2。随着氧化焙烧温度的升高,Fe3O4进一步氧化为 γ-Fe2O3并最终转变为 α-Fe 2O3,此时无定型 SiO2并无明显变化。当氧化焙烧温度超过 1 073 K 时,铁橄榄石可完全分解为无定型 SiO2和铁 氧化物。铁橄榄石分解的无定型 SiO2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铁氧化物不反应,可通过碱浸实现铁橄榄石氧化焙烧 产物中铁硅高效分离。此结论可通过铜渣处理结果进一步得以证实。铜渣经氧化焙烧—碱浸工艺可脱除 87.33% 的氧化硅,此时铁品位可由铜渣中的 48.55% 提高至浸出渣中的 60.34%。研究结果为铜渣中铁硅综合提取新技术 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洪阳 《电镀与涂饰》1998,17(1):40-41,58
介绍了间歇逆流清洗与自然封闭循环的原理,设计及其在电镀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高效回收利用高炉瓦斯灰中的焦炭,采用浮—磁联合工艺对某钢铁公司锌含量为4.43%、碳含量为18.45%的高炉瓦斯灰进行了焦炭回收试验。结果表明:1在煤油用量为800 g/t、松醇油为200 g/t、水玻璃为1 500g/t情况下,1次浮选可以获得碳品位为74.96%、回收率为90.83%、锌含量为1.91%、铁含量为5.19%的浮选精矿;2以磁铁矿为载体,浮选精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4.32%、背景磁感应强度为1.5 T的条件下进行强磁选,可获得碳品位为85.17%、回收率达86.29%(对原矿)的焦炭精矿,其锌含量进一步降低为1.29%。该焦炭精矿品质满足返回烧结配矿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变桨控制及后备紧急电源系统是大型变速变桨距风电机组电气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机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风机变桨控制系统采用超级电容作为紧急电源与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紧急电源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铜渣是火法炼铜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堆存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对周围水和土壤也会造成污染。铜渣中Fe含量高达35%~40%,铁的提取是铜渣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铜渣中主要化学组成为Fe和SiO2,主要物相为铁橄榄石和磁铁矿,因此铁硅分离是实现铁选择性提取的核心。本文回顾了目前铜渣中铁硅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磁选法、熔分法、选择性氧化-磁选法、碳热还原-磁选法、氧化焙烧-碱浸法和碳热还原-碱浸法,并对各方法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铜渣中单一提取铁会产生大量二次尾矿(渣),铁硅综合提取是实现铜渣清洁、高值化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煤泥是煤在洗选加工后排出的洗煤废弃物,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掺烧煤泥可以实现变废为宝,实现节能环保,本文对鹤岗立达矸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泥燃烧系统、方式及试掺试验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煤泥燃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