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些年来,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的纳米纤维种类逐渐丰富,综述了将聚乳酸与不同种类的抗菌剂混合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乳酸复合纤维纳米材料在抗菌性能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纺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种类静电纺丝材料在膜分离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及使用现状,简单介绍了不同电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优势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可食用材料焦糖色素、大豆油、葡萄糖、黄原胶、大豆卵磷脂、柠檬酸等研制一种既可满足印刷适性要求又符合人们食用要求的新型可食性油墨。实验通过调节油墨体系黄原胶的用量以及蒸馏水与大豆油的比例配制可食性油墨,再分别对其黏度、密度、牢固度、光泽度、流动性能以及色度差进行测定,探究最佳油墨原料配比。结果表明:综合测试性能表现最佳的油墨配方为黄原胶用量0.35 g、水油质量比1∶1。黄原胶用量和水油质量比共同影响油墨体系的稳定性,稳定的油墨体系其综合印刷适性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的膳食主要能量来源的淀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并储存在植物体中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的种子、果实和根茎里含有大量淀粉,由于其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改性后所制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抗菌性、耐水性和无毒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生物降解、医学和日化等包装领域。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淀粉与其他材料复合的实验研究进行的总结,综述了淀粉在包装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淀粉在包装领域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草鱼为原料,采取酸-酶结合法提取鱼鳞及鱼皮中胶原蛋白,经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比其结构性质,采用浊度实验、聚集程度实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比较2种胶原蛋白的体外自聚集行为。结果表明,提取的2种胶原蛋白均具有2条α链,为典型I型胶原蛋白,并保持了良好的三螺旋结构,鱼鳞、鱼皮的变性温度分别为34.99℃和39.75℃。在30℃的中性盐溶液条件下,2种胶原蛋白均可产生自聚集行为且鱼皮、鱼鳞胶原蛋白的聚集程度分别为28%和27.33%。经SEM观察到2种来源胶原蛋白均能自聚集形成交织状纤维,其中鱼鳞胶原蛋白的网状纤维结构更加明显并具有胶原原纤维的周期性横纹D带,而鱼皮胶原蛋白自聚集的胶原纤维结构有一定坍塌且无D带。  相似文献   
6.
光催化-芬顿技术耦合可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III)掺杂rGO/Bi2MoO6复合催化剂(Fe(III)/rGO/Bi2MoO6), 通过外加H2O2构建了光催化-芬顿协同体系, 可见光照射3 h后对苯酚的降解率(82%)远高于单独光催化(18%)或芬顿反应(48%), 进一步优化条件对苯酚可实现完全降解。这主要是通过Fe得失电子实现价态的转变, 并以此作为桥梁实现光催化-芬顿的协同作用。同时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能不仅克服了光催化中光生电子空穴难以分离的问题, 而且促进了Fe3+/Fe2+的循环反应, 促使芬顿反应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OH), 进一步提高了苯酚的降解效率。实验考察了Fe(III)含量、催化剂投加量、H2O2含量以及pH等因素对协同降解效果的影响。淬灭实验证明?OH是协同降解体系中最主要的活性物种, ?O2-和h+对降解活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Fe(III)/rGO/Bi2MoO6光催化-芬顿协同降解苯酚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聚乳酸与几种常用纳米材料(如纳米纤维素、纳米二氧化硅、羟基磷灰石、蒙脱土、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复合的制备工艺,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简要阐述,最后对聚乳酸与纳米粒子复合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壳聚糖(CS)、茶多酚(TP)和聚乳酸(PLA)3种物质所得复合膜的性能效果,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不同CS与TP质量比的PLA–CS–TP复合膜。通过测试纯PLA膜及各复合膜的密度、力学性能、热封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溶解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了复合膜的综合性能,研究其实用价值。结果表明,相比纯PLA膜,CS与TP的加入使复合膜的密度和拉伸性能明显降低,但显著提高了复合膜的热封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和溶解度。当CS与TP质量比为3/7时,热封强度最高,比纯PLA膜提高了245.72%;当CS与TP质量比为5/5时,水蒸气透过率最高,比纯PLA膜提高了28.59%;当CS与TP质量比为1/9时,溶解度最高,比纯PLA膜提高了758.04%。复合膜具有较好的热封性、透湿率和溶解度,在食品包装领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可使无花果在5℃下的保存期由2 d延长至13 d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