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抑制机器人等复杂结构的振动,提高复杂结构的振动控制精度,提出一种用于辨识机械臂连接结构的非线性模型在线辨识的模糊算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机械臂振动控制方法.该算法将非线性输入输出系统用时变线性系统模型来拟和,并把此模型表示成模糊模型的形式,用在线调节模糊模型的方法来辨识时变线性模型的相关参数.将递推模糊聚类方法与卡尔曼滤波法用于在线调整模糊模型参数,将此算法应用在两自由度柔性杆件的扭转振动的控制上,并设计相应的硬件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实际使用效果表明,此算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更是发展迅猛。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变化,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很快便取缔了传统管理模式,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便是其中之一。文章将通过对精细化施工管理进行概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莱钢目前主要产品为型钢、棒材、螺纹钢、带钢、宽厚板等,其中需要在线轧机调整辊缝的有带钢和宽厚板,在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影响轧件质量的外部条件的变化来自动调整轧机辊缝,以此补偿轧制偏差,达到目标产品辊缝的恒定。辊缝自动控制系统是轧机控制的核心内容,其控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将对其轧机自动辊缝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王相锋  郭傲  陈习文  任宝林  张潇  张春峰 《变压器》2021,58(11):73-75,79
本文中作者介绍了一起换流变有载分接开关轻瓦斯跳闸故障的检查与分析处理过程.对有载分接开关各部位进行排气检查,并对分接开关油样与气体继电器气样进行试验,最终判断出故障原因,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 ,意义既不是词的所指 ,也不是名称本身的承担者 ,既不是使用词时的心理内容 ,也不是心理过程 ;词的意义即用法 ,是它在语言实践中的使用 ,词和语句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获得意义。作为一种破旧立新的语用学构想 ,维氏的用法论和意义整体论无疑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但维氏囿于绝对意义论的语言观 ,试图在不定中追求确定 ,认为词的意义总是确定的。这显然需要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针对主变用电流互感器(CT)二次电流的减小,根据现场实际电流数据,判断出是由于CT一次接线压接错误形成一次附加回路造成的。应用电磁场理论详细分析了CT二次电流减小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变压器负荷,计算出在此附加回路影响下的主变保护差动回路电流,通过分析得到RCS-978稳态比率差动保护潜在误动的可能性。提出了更换CT时应注意变比与引线压接螺栓的对应关系、控制字与抬高差动启动门槛相配合的方案以避免保护误动,从而提高了主变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起500kV变压器中压套管爆炸引起主变跳闸事故的分析过程。通过油色谱检测数据、器身解体检查等手段,确定设备故障类型、位置及原因,并给出排查、处理与改进的方法,为今后此类故障分析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低频功率振荡为特征的电力系统小干扰功角稳定性问题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得到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大力推进了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以时间为主线,对五十多年来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首先介绍了早期同步发电机转子运动摆动现象的发现和解决过程,并总结了单机无穷大系统低频振荡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次,围绕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控制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模式分析和阻尼转矩分析在低频振荡研究领域的应用做了讨论与回顾。最后,介绍了近年来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影响电网小干扰功角稳定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而课堂教学对于语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首先回顾了语用能力的概念和国内外语用可教性研究成果,然后结合当前中学语用教学情况分析了在中学施行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课堂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