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针对消费者对高品质、轻薄、天然纤维织物需求的增加,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结合新型紧密赛络菲尔纱线特有的优势,设计开发轻薄型精纺面料。根据原料特征及产品要求,从原料选择、纺纱方式、织造过程及后整理等方面介绍了产品形成的工艺及生产要点。开发的紧密赛络菲尔毛精纺织物具有轻薄舒适、风格飘逸、手感活络、弹性足等特点;该产品可以作为男女衬衫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涤纶和棉纤维染色性能上的巨大差异,将其交织物按照白坯织物生产方式加工,然后在后处理时用不同染料对其进行染色,获得的织物不仅外观质量良好、色泽鲜亮,而且可降低加工成本。详述了涤棉嵌条织物的设计,主要包括白坯织物的结构参数设计及上机工艺计算、嵌条的搭配、花型的设计和织物染色工艺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纺织工程专业特色方向——纺织品设计的实践环节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探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提出以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核心”,以实践课程思政为“灵魂”,以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以考核评价为反馈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素养,培养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及自豪感,并通过实践反馈机制改进课程内容,查找不足,推动“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4.
探讨一种纱线捻度稳定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外纱线捻度稳定性测试仪器复杂多样,操作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利用纱线捻度仪,改造研制成一种纱线捻度稳定性测试装置。分析了测试原理、装置结构以及预加张力、测试速度、悬垂负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配套的测试步骤以及上述几个测试条件参数的选择方法,并与传统人工手测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所测结果标准差及相对误差值远小于人工手测法,测试结果稳定可靠,数据重现性良好。认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用于实验室和生产中对纱线捻度稳定性的测试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纯毛Z/Z强捻股线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扭结和断头现象,结合生产实践经验从蒸纱定捻方式入手,采用新型蒸纱机,以蒸纱时间、温度、压强、循环次数(抽真空次数)作为4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纯毛Z/Z强捻股线进行蒸纱处理,以回捻数和纱线强力作为衡量指标,配合单因素分析对比,优化蒸纱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短时、适中压强、双循环蒸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纱线的回捻现象,纱线强力损失较少,可以用于纯毛强捻股线蒸纱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从织物的组织外观效应出发,选择以涤棉混纺纱和涤纶长丝为原料的不同结构和紧度的经二重及表里结接组织织物共12块,测定织物光泽性,并结合主观透光实验结果分析织物组织和结构对遮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纬密度、纱线浮长、织物颜色及织物孔隙率等因素对织物光泽度、吸光性、透光性影响显著,进而影响织物的遮光性能.表里接结组织比经二重组织对光线具有更强的阻隔性,可有效防止光线透射.  相似文献   
7.
总结一款牛津纺产品的织造工艺优化效果。概述了产品的生产基本条件;介绍了浆纱工序中的浆料配方和浆纱效果;以织机工艺参数为重点,分析了引纬参数、开口时间、稀密路等工艺调整过程,并总结了其他织机工艺;同时,对一些织物疵点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最终产品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92%以上,入库一等品率在99.7%以上。认为:通过优化织机工艺,可以实现牛津纺产品提质增效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采用硼酸和三聚氰胺按照一定的配比合成氮化硼的前驱体高聚物,氮化硼前驱体高聚物溶于甲酸溶液。将氮化硼前驱体高聚物在23 kV,正负极距离为15 cm条件下纺出细度均匀的纤维。对合成的前驱体高聚物放在马弗炉中按照10℃/min的升温速度升至800℃,保温一定时间得到氮化后的产物,氮化后产物成白色,硬度较大。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TG-DSC热重分析仪对氮化后产物的性能特征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